第15章 孝毅將軍(5) (第1/2頁)
舞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5.隔壁有耳
這東西一定不是常物,那玉梨子恐怕會喜歡這個東西,自己倘若找不到那所謂的天書,拿這東西交給玉梨子恐怕他也會滿意了。
吳少想到此處,便用一方布巾將玉盤包好,放入包裡,再去看其它地方。又用了大半個時辰將這大溶洞看了個仔細,發現除了那池子邊上有幾段石筍被人攔腰斬斷外,其它的並沒有人為的痕跡。
那幾段石筍是被人用利器削斷的,切口極為平整,恰好可以做為石凳來坐。吳少猜了半天,也沒想出那人在此地做什麼。而且這石棺是哪來的呢?如果說就是安於此地的,那這葬法未免太過粗獷,不過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這石臺和周圍的石筍相配,石棺放在石臺上比之人工修建的墓穴要強之百倍。
見別無異常,吳少便逆著水流,繼續向洞深處走去,過了那個大洞,溶洞開始變得窄闊不一,寬闊處可並排四五人透過,窄矮處只容一人透過,洞的兩側都是雪白的冰瀑一樣的乳石,晶瑩剔透,似是雕刻而成。
七轉八回,吳少漸覺得這條洞在慢慢向上延伸,兩邊的乳石也變得不像剛入洞時那樣潔白,而是暗淡起來。
“難道這個溶洞直通向外面山頂?”吳少一邊走一邊想。再轉過一個彎,眼前溶洞忽然變得低矮起來,並分作三條小洞,左右兩邊極其窄小,吳少大略一看,見根本進不得人,就注意起中間那條大洞來,說是大洞,但人也僅能爬行,拿夜光珠一照,一個黑鬱郁的東西正衝著洞口。
吳少先將珠子藏好,俯身鑽進洞口,低身行進了大約二三十步的樣子,終於來到另一側。
吳少取出珠子照看,只見這裡已經到頭了,山洞低矮,中間竟然懸著一根巨大的圓木。那圓木正中支在一處從下面長出的石筍上,搖搖欲落,吳少爬進來帶動一陣風起,那圓木在鐘乳石上失去平衡,晃了一晃便滾向一邊,一聲悶響,轟然落地。吳少待那圓木不再滾動,方才上前去看,不由吃了一驚。
那圓木竟然從中裂開,露出一個大大口子來,一條人的胳膊從中滑落出來!
饒是吳少是個不怕怪異的人,此時也嚇得後退幾步,見無甚動靜後,才又小心上前,仔細檢視。
從井洞中爬出來發現那座石棺,吳少便猜測這條鐘乳石洞恐怕是一處墓地,是不是就是黃道宗一夥要尋找的地方呢?吳少不敢確定。
圓木中有一具屍體,竟然如死去不久一般完好無損,看得出此人雖不高大,但極其壯實,四十上下年紀,面上滿是狠厲之色,身著便服。
這人是誰?吳少第一個想到的是失蹤了的黃道宗宗主,但隨後便搖了搖頭,一來此人似乎是被人特意安葬於此的,要知道製做這樣一具圓木棺看似簡單,實際上極費功夫,而且尋找到這樣合適的圓木也不容易。二少從服裝上來看,此人死去可不止五年,似乎要久遠地多,那黃道宗主只是五年前才失蹤的。
有必要弄清此屍首的身份,吳少推動了下棺木,見棺木不遠的地上掉落一條金箍,原來這種圓木棺收殮屍體後,外面以金條分上中下三道箍住,掉落邊上這條金箍便是其中的一條,吳少揀了起來,略一擦拭,發現上面嵌刻幾個字“孝毅將軍”!
孝毅將軍?難道是此人的諡號?那麼至少此人不是一般的人,難道是元人的某位皇族?
以圓木作棺是元人的風俗,民間流傳甚多,但並無人親眼證實。傳言元人葬禮極為秘密,人死之後常以圓木為棺,埋於草原深處,葬時四周幾十裡都圍起來,只到青草長出看不到痕跡才撤圍。故而多少年來,很少有人找到元人墓塋。
不過元人大多數是在北方選擇葬地,在這遙遠的江南竟然出現了以圓木為棺的事,頗令人不解,這是元人無疑,其它族人不會如此葬法。只是不知這位諡號“孝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