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雲之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益的選擇是什麼?
把控住自己的法統優勢,維持好跟繼子的關係,吃吃喝喝、頤養天年。
而皇太后最先做的就是鼓動原主以日代月為先帝守孝,自己摧毀了自己的先帝遺孀政治優勢。
這不純純的自己搬石頭砸自己腳?
繼而又隔斷了原主跟周王府的聯絡。
這對於維持母子關係完全沒用啊——原主都十八了,又不是八個月,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爹孃是誰!
大抵是為了修補與原主的關係,維持母子友愛的假面,馮蘭若被選進宮了。
你看,皇太后讓自己的侄女做了新帝的昭儀,這不妥妥的是想跟新帝好好相處,母慈子孝嗎?
可是先前嬴政便得出結論,馮蘭若的進宮,很大可能也是陰謀的產物。
這一點很奇怪。
原主是被過繼來的宗室子,跟皇太后的關係應該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才對,皇太后有什麼理由要給他挖坑,損害他的聲譽,希望有一日把他廢掉?
先帝選中的那個“英主”,能給她更大的好處嗎?
可皇太后的尊貴,本身就源於她是先帝的妻室,讓一個很可能連宗室子都不是的人成為新君,這對於她本身的權威也是一種動搖,皇太后憑什麼要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又或者說,到底是怎樣的利益,才能打動她,使之加入這一計劃之中?
嬴政身處在迷霧之中,猜不透皇太后的想法,但是他卻很確定一點。
馮家,一定是這計劃中關鍵的一環!
當然,想到這兒,他重新將視線轉向跪伏於地的柴同甫。
一切的前提,都得是這位柴尚書沒有說謊才行。
又詢問了柴同甫幾句,嬴政便示意他暫時退下,繼而又傳召其餘四位內衛統領單獨覲見。
挨著問了一遍之後,麻煩來了。
五個人的口徑一致,都曾經在先帝駕崩之前單獨覲見過,也都得到了同樣的叮囑——按兵不動,靜待英主。
是這五個人聯合起來撒謊嗎?
嬴政心頭短暫浮現出這樣一個疑惑,繼而很快便被他自己否定。
可能性太小了。
因為完全划不來。
在親自見證過新帝的手腕之後還覺得他坐不穩皇位,願意賭上九族等待那位英主的人,坐不到內衛統領的位置上。
如果他們沒有撒謊,那麼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內衛並不僅僅只有甲乙丙丁戊這五部,這只是暴露在明面上的組織,在這之下,還有隱藏更深的內衛成員!
嬴政想到此處,不僅沒有生氣,反倒淡淡笑了起來:“真是好難啊,這些隱藏在黑暗中的老鼠實在太難抓了。讓朕來猜一猜,這些人會出自哪裡呢?”
李世民道:“已知內衛分成兩半,一半由朝堂之上的官員暗中統領,那麼另一半會在哪兒呢?”
李元達道:“隱藏起來的另一半連內衛五部的統領們都不知道,可見相較於外臣,隱藏起來的這一半行事更加隱秘,也更得天子信重,他們會是誰呢?”
朱元璋道:“先帝叫五名內衛統領等待訊息,宮內又有皇太后配合,是誰連通兩方,在合適的時機替他們通風報信?”
劉徹忍不住想翻白眼:“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就這兩下子還想搞廢帝另立這事兒,這不是稻草人玩火,自己找死嗎。”
嬴政淡淡道:“所以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敵方:謀略+1,勇氣+1,組織度+1……
敵方:優勢在我,想試試。
嬴政:哦。
嬴政:試試就逝世。
敵方:生命-1,九族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