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3/5頁)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於五輸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條理。言陰與陽。合於五行。五臟六腑。亦有所藏。四時八風。盡有陰陽。各得其位。合於明堂。各處色部。五臟六腑。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溫。何經所在。審面板之寒溫滑澀。知其所苦。膈有上下。知其氣所在。先得其道。稀而疏之。稍深以留。故能徐入之。大熱在上。推而下之。從下上者。引而去之。視前病者。常先取之。大寒在外。留而補之。
入於中者。從合瀉之。針所不為。灸之所宜。上氣不足。推而揚之。下氣不足。積而從之。陰陽皆虛。
火自當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過於膝。下陵三里。陰絡所過。得之留止。寒入於中。推而行之。
經陷下者。火則當之。結絡堅緊。火所治之。不知所苦。兩蹺之下。男陰女陽。良工所禁。針論畢矣。
五輸者。五臟五輸。五五二十五輸。六腑六輸。六六三十六輸。本經雲。因其氣之實虛疾徐而取之。故明知五輸之實虛。則知疾徐之所在矣。其臟腑之十二經脈。屈伸出入。皆有循度之條理也。言陰與陽。合於五行者。言五臟六腑。合於天之陰陽。地之五行也。五臟六腑。亦有所藏者。五臟藏五神志。六腑傳導水谷。膽為中精
之府。膀胱為津液之所藏也。四時八風。盡有陰陽。各得其位。合於明堂者。五色篇之所謂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視色上下。以知病處也。五臟六腑。
察其所痛。在身形之左右上下。則知寒溫之邪。在於臟腑之何經也。審面板之寒溫滑澀。知其所苦者。
邪氣臟腑篇之所謂脈滑者。尺之面板亦滑。脈澀者。尺之面板亦澀。心脈滑甚為善渴。澀甚為喑是也。
膈有上下。知其氣所在者。膈上為宗氣之海。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燻膚充身澤毛者也。膈下乃胃腑中焦之分。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面板者也。故知其氣之所在。先得其所出之道路。稀而疏之。以導氣之出也。稍深以留。以致谷氣。知谷氣已至。故能徐而入之。復使氣之入也。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大熱在上。故當推而下之。使下和於陰也。從下上者。熱厥也。熱厥之為熱也。起於足而上。
故當引行於上而去之。夫大熱在上。由中焦之所生。熱厥於下。因酒入於胃。氣聚於脾中不得散。故視身以前痛者。常先取之。此氣因於中。當先取之中焦也。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太陽之氣。主於膚表。
大寒在外。寒水之氣在表也。故當留而補之。候陽氣至而針下熱。補其陽以勝其寒也。如寒邪上入於中者。從合以瀉之。夫合治內腑。使寒邪從腸胃以瀉出之也。夫寒氣之甚於外而入於中者。因陽氣之在下也。故針所不能為者。灸之所宜也。上氣不足者。推而揚之。下氣不足者。積而從之。謂氣本於下之所生也。陰陽皆虛。火自當之。蓋艾能於水中取火。能啟陽氣於陰中也。厥而寒甚。起於廉骨下之陷中。而上逆於膝。此寒厥也。寒厥起於足五趾之裡。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蓋氣因於中。陽氣衰。
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為之寒。是以取陽明之下陵三里以補之。此寒厥之在氣也。若寒氣從絡之所過。
得之則留而止之。如寒入於中。則當推而行之。此治寒厥之法也。經氣陷下。以火灸之。結絡堅緊者。
中有著血。血寒。故火所治之。調經論曰。病不知所痛。兩蹺為上。蓋陽蹺陰蹺。並起於足踝。上循胸裡。故痛在蹺脈之上者。不知痛處也。是以不知所苦痛者。當取兩蹺於踝下也。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故男取陰而女取陽。此良工之所禁也。能知臟腑陰陽。寒熱虛實。表裡上下。補瀉疾徐。針論畢矣。
用針之服。必有法則。上視天光。下司八正。以闢奇邪。而觀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