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部和伊拉克的人,都是說阿拉伯話的民族。倘若我們溫習一下古代史,我們就會想起公元前3500年前後巴比倫人(最初叫阿卡底人,因首都阿卡德而得名)、亞述人、迦勒底人先後佔據了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後,阿摩爾人和迦南人‐‐包括腓尼基人‐‐居住於敘利亞;公元前1500年前後,阿拉馬人定居於敘利亞,希伯來人定居於巴勒斯坦。在十九世紀以前,中世紀的人固然不知道,連現代的人也不知道,這些民族之間有密切的親屬關係。十九世紀中葉,人們認識了楔形文字的奧妙,後來又把亞述-巴比倫語、希伯來語、阿拉馬語、阿拉伯語和衣索比亞
語加以比較研究,才知道這些語言之間有顯著的類似之點,因此,是同源的語言。這些語言中的每一種語言,其動詞的主幹,都是三個子音;論時間只有兩個形式,一個過去式,一個現在式;動詞的變化是依照同樣的格式的。詞彙的要素,包括人稱代名詞,表示血族的名詞、數詞和某些肢體的名稱,幾乎是相同的。只要把說這些語言的各民族的社會制度和宗教信仰考察一下,再把他們的相貌比較一下,就可以發現他們之間有極相似的地方。語言的同源,只不過是他們在型別上具有顯著的一般共同性的一種表現。這一型別的特徵,是深厚的宗教本能、活潑的想像、顯著的個性和異常的剽悍。由此可見,這些不同的民族‐‐巴比倫人、亞述人、迦勒底人、阿摩爾人、阿拉馬人、腓尼基人、希伯來人、阿拉比亞人和阿比西尼亞人1‐‐他們的祖先,在演變成不同的民族前,在某個時期,必然居住在同一地方,構成一個民族。
---------------
1我國稱蒙古大沙漠為瀚海,這可以說阿拉伯半島是四面臨海的。‐‐譯者
2參閱bertrathoas文,載the areast and dia (london,novi,1928),pp516‐519;crathjens文,載journal asiatie,xvnoi(1929),pp141‐155。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