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覺得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打定了主意,“我們邀請長城電影公司過來,拍一部關於龍舟的電影,你覺得有沒有可行性?”
他們之前在《香港商報》刊登廣告,效果只能維持一到兩週,而且傳播範圍有限。
如果能拍一部電影,把永豐精密機械公司和廣東商業地產公司以貼片廣告的方式加進去,無論是時效持久度,還是傳播範圍,都不是在報紙上登廣告可比的。
後世的體育類電影,成功的例子有很多。
梁永豐覺得這個辦法應該可行!
周餘愣了一會才問,“您想怎麼拍?”
“不要太複雜,就拍一部紀錄片,從龍舟的製作,到訓練、比賽,到比賽後在河底藏龍,全部都由專業人士本色出演,不用演員!”梁永豐道。
周餘思索了半晌,這才道,“我覺得有搞頭!”
“有搞頭就好!”梁永豐點點頭,“你去算一算拍這樣一部片子,需要多少錢?”
“這個我得打電話問一下!”周餘道。
回到辦公室,周餘就跟長城電影公司的老同事打了電話。
傍晚時候,香港那邊打回來電話。
周餘接起電話,跟香港那邊討論了半天之後,放下電話道,“長城電影公司表示,製作費用方面大約要二十萬塊!”
“二十萬塊!”梁永豐頓時皺起眉。
梁永豐不瞭解這個時代的行情,二十萬拍一部電影,應該算很便宜了。
但是對梁永豐來說,這個價格拍一部宣傳片,就有點不划算了。
他們在《香港商報》登一星期的廣告,也不過六千人民幣左右,二十萬足夠登三十幾次廣告。
“是港幣!”周餘見狀連忙道,“長城電影公司對這個題材很感興趣,不過他們資金有限,希望我們可以出一半的錢,而且我們可以用人員、裝置支出衝抵部分投資。”
他們在《香港商報》登一星期的廣告,要花費一萬七千港幣。
現在還不到六次廣告的錢,就能拍一部電影,而且還不用直接出錢。
梁永豐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幾天之後,永豐精密機械公司那邊終於完成了第一批模具的生產。
龔少傑親自監督這批模具的製作,並且親自帶回了香港,這是他們的第一批訂單,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梁永豐送龔少傑到火車站,龔少傑一行人上車後,梁永豐卻沒有馬上離開。
又等了一會,一列火車停下,車上登時湧出了一群人。
這一批乘客中,有十幾個人帶著大大小小的箱子,穿著也明顯跟其他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