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裡逐漸低陷,所以沖積層漸積漸厚,而平原面部並不甚高。這種現象,到處皆有。
印度恆河平原,深到一萬尺,還不見石底,就是一個證據,因此,我們談到中國的地理,可以知道沖積平原生成的時期,在中國東部必定有一種地盤升降的大運動。最可以考見的,就是太行山。山的東面,是漸漸下降,山的西面,是漸漸上升。我們從河北省到山西省去,看見迎面的巉巖壁立,雄險難攀,除非找到從高原出來的河流河谷,才得到比較可走的道路。此種嵌在山中之河谷,北方俗語叫作溝,太行山一帶的專名,叫作陘。太行山中共總有八個陘,最為重要。初人入中,但見兩岸懸巖,削如刀截,漸近上游,河床漸高,比較的便見山嶺漸低。
到了高原頂上,更覺得平原曠衍,目光無阻,几几乎忘記了自己已經在沖積平原一二千尺以上了。
明明平原,何以會變成高原?兩山之間又何以會得有溝有陘?我們知道,這就是地盤上升的原故。從前太行山東面都是一片平地,雖然有幾個山頭,相差也不甚多。後來地盤西升東降,高地方的水,天然往低地方流去,水流所經,必要將岩石逐漸擊碎衝去,高低相差愈多,水流愈急,沖刷力亦愈大。譬如鋸解木板,久而久之,自然成為一條縫了,這就是地盤升降的確鑿證據。但是太行山以西,升降似乎還不止一回。我們從北平過居庸關,到張家口,在這條路上,就可以看得出許多痕跡。從北平到南口,一片平原。北望燕山,絕壁陡起,形勢天然,與太行山相同,就是東西升降的一條大界線。從南口北上,崇山峻嶺,愈進愈高,上至二千尺左右,地勢卻又開曠。到了張家口以北,復見懸巖壁立,隔絕南北,那就又是南北土地升降的一條大界線了。逾過這種山,北人蒙古,高度在二千尺以上,極目平坦,一望無際,又是一個大平原。
照這種形勢看起來,中國地勢的變動,可以分作兩次。第一次,是蒙古、青海、新疆、西藏,本來都是大海,卻升作了幾千尺的高原。海中的水,有的乾涸淨盡,而成沙漠;有的變成草地;有的縮成湖沼。第二次,是從燕山到太行山以西,直至四川,南至福建、廣東,那各處的階級,形狀顯然。這種上升的時代,據地質學家的考察,並不甚遠,第一次與第二次之間,相去尤近。所以在下根據這幾種理論學說,敢假定它都是在帝堯時代了。第一次,西北各大山脈隆起,挾其四周之地以上升,是洪水的起源。那時受害最厲害的,是雍、冀二州首當其衝,其他各州尚無水患。但是地內變動之醞釀,迄未停止,旋即發生第二次之大變動,西南北各處山脈都發生變化,而日本海地方又同時陷落,它的震盪影響遍及全中國,所以演成逆行氾濫之患。這全是在下憑空的推想,可惜一無證據,只好作小說看看而已。閒話不提。
且說帝堯看到這種情形,那心中的憂愁焦急,真是不可以名狀。但當時各地的奏報,都注重在人,有的請帝速任賢能,有的直說治水的不得其人。這時首先負這個責任的,就是共工。
因為共工受命治水,自帝堯十九年起到此刻,已經有四十一年。
在職之久,受任之專,可算古今第一,然而洪水之災,愈治癒甚。雖則這是地體之變動,決非人力所能挽回,但是當時科學未曾發明,不能知道這個原理。譬如日食、山崩、地震等事情,漢朝的時候,尚且說是大臣不好的原故,加之以誅戮,可謂冤枉已極。現在共工身當治水之職,又歷四十一年之久,應該負責任,這亦是理之當然了。況且共工治水的政策,不外乎“壅防百川,墮高埋卑”八個大字,就這八個大字看起來,亦不是治水的根本辦法。因為無源之水,可以壅防遏抑;有源之水,萬萬不能壅防遏抑,只可宜浚疏導。而且壅防遏抑,只能治之於一時,年深月久,人功做的堤防哪裡敵得住不捨晝夜之衝擊?至於墮高埋卑,要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