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推薦背後肯定有內幕。說不定陳小微這樁獵頭背後,還有什麼別的動機。
趁著顧莫傑休息的時候,葉敏茹先是上網查了一下所有可以找到的關於陳小微的公開資料。
這年頭沒有百度百科,企業界名人在網上還是藏得挺深的。葉敏茹浮光掠影地搜關鍵詞網頁,並沒有得到什麼收穫。
她不甘心,又動用了一些人力資源領域的專業論壇,想挖挖看有沒有付費辦事兒的“深喉”。給她爆點料,可惜時間太緊,依然無功而返。
葉敏茹心中一動:難道只有直接找烽火獵頭之類的內部人員,挖兩個賣秘密材料的?這種出賣客戶資料的事情,大獵頭公司等閒不肯做的,但是隻要給錢,不透過官方途徑,就總有見錢眼開的人。葉敏茹好歹是名校的人力資源專業。這些門道在學校裡就聽說過了。
只不過,動用到這些渠道的話。肯定需要一些好處費,她個人的實習期津貼,肯定是不夠的。
葉敏茹上樓,找到了陸文君,把情況向陸文君請示了。
陸文君好歹是智商140的角色,一聽就明白了。指示說:“你是說。烽火獵頭推薦來的人裡頭,有些人可能懷有別的目的,就是想混進我們公司的影片和遊戲事業部?所以咱最好付費調查一下對方的背景?這事兒可以辦,該多少費用,都給你報。沒票也沒關係。
不過如果對方真有什麼貓膩的話,你最好先和阿杰或者盛偉說一下。盛偉當年是做駭客,搜暗網出身的,阿杰也有自己的渠道。只要那些人有往事,在網上出現過,阿杰他們都有辦法搜到的,哪怕是百度和牆的遮蔽,也沒用。”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葉敏茹答應著,很快投入到下一件工作中去了。
……
顧莫傑休息到一點半,起來洗了個臉,然後開始預審下午要見的幾個角色的資料。
陳小微這事兒,著實倒了他幾分胃口,連帶著導致他對烽火獵頭的專業性都產生了懷疑。不過看到下午這位客人的資料之後,他的精神馬上重新打起來了。
“葉維倫,現任微軟中國副總裁;臺彎江蘇裔人。1986年畢業於臺交大機電工程專業,後赴美深造,1990年或密歇根大學機電工程碩士學位。
畢業後,於矽谷ub網路公司擔任軟體/系統工程師3年。93年加盟微軟,歷任系統工程部經理、技術支援部經理、企業事業部總監、微軟中國副總裁,共計在微軟工作12年……”
相比於學的是分子生物學、半路出家來搞it的陳小微。葉維倫這份機電工程畢業的、由硬體入軟體、由技術支援入市場的豐富履歷,很快讓顧莫傑的心情踏實了下來。
軟硬體都懂,市場和技術也都做過,從業足足15年,而且是矽谷和國內環境都待過,夠紮實。
而且更關鍵的是,顧莫傑此前就知道這人。作為it圈內人,微軟這種巨頭有幾個副總裁,基本上都是門清的,哪怕今天沒有烽火獵頭這份材料,直接名字擺出去,別人也知道葉維倫是誰。
越牛逼的人,名片上往往不用寫頭銜;頭銜越長的人,逼格反而越低。霍英東李嘉誠的名片從來都只有三個漢字,加上聯絡方式,剩下白板一張。而那些掛“中國xx協會xx主席/理事長”之類長串頭銜的,基本上都是賣榜求化緣的。
顧莫傑心目中,一名網際網路企業裡統籌全域性的合格高管。就該是在市場、研發,以及作為兩者銜接的技術支援部門,這三者都常年待過幹過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既知道市場需要什麼,又知道哪些需要有可行性。可以實現,一碗水端平。
至於那些雖然看上去更美好、但是技術上中短期實現不了的事情,不是職業經理人這種打工者該考慮的,那是投資者和老闆要想的事情。具體到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