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是如何?&rdo;
【4弦外之意】
呂不韋的問話暗藏不滿,眾人也都眼神異樣地望著李斯:在相國大喜的日子,難道李斯會不知好歹,偏要口出狂言,煞風景不成?
李斯不急不慢地道:&ldo;李斯不賀相國。《呂氏春秋》歷時七載,一朝告竣,此非相國之喜,實為我大秦之喜也。大秦得此書,足堪傳諸久遠,子孫受益,勝於連拔百十名城。相國成此書,功在社稷,縱有滅國之功,不能過此。李斯賀我大秦,再賀後世學子。今世百家爭鳴,互不相讓,孔墨老莊,莫衷一是。求知學子,倉倉皇皇,難為取捨,不知去從。相國之書,採百家之長,棄百家之弊,熔為一爐,定在一書,開卷則知天地萬物,閉卷已曉古今變化,此實後世學子之大幸大福也。李斯不敢賀相國,反竊為相國所費巨萬之錢財悲也。&rdo;
李斯言出,座中諸公的情緒這才轉危為安,再聽得最後一句,也都忍不住大笑起來,並暗贊李斯的拍馬功夫實在高明。
呂不韋已是長遠沒享用過李斯的馬屁了,久別重逢,還是那麼受用。況且,李斯也很識相地沒有提到編寫《呂氏春秋》其實是他的主意。呂不韋捋須大笑,道:&ldo;錢財乃身外之物,本相何惜之有。&rdo;於是舉杯,與眾人共飲。
歡樂的場景,反而倍添哀愁。在一片笑容之海中,呂不韋忽起悲興,嘆道:&ldo;天地無終極,人命如朝霜。千年之後,《呂氏春秋》尚在,你我卻已皆歸於黃土,與糙木同朽了。&rdo;在說到這些的時候,呂不韋的目中竟彷彿泛著淚光,滿座賓客也不禁唏噓感傷。
呂不韋平靜了一下心情,又慷慨言道:&ldo;東方六國,兵強不如我秦,法治不如我秦,民富不如我秦,而素以文化輕視我秦,譏笑我秦為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本相自執政以來,無日不深引為恨。今《呂氏春秋》編成,馳傳諸侯,廣布天下,看東方六國還有何話說。&rdo;字字擲地有聲,百官齊齊喝彩。
呂不韋又召士人出來答謝。這些士人才是《呂氏春秋》的真正作者,對此呂不韋也坦然承認。從他們的儀態來看,應該是經過事先挑選。但見士人們均精神飽滿,神態倨傲,渾不以滿殿的高官貴爵為意。那時節計程車人,有著直挺的脊樑,血性的張狂。按他們自己在《呂氏春秋》裡所記載下來的,他們是這樣的一群士人:&ldo;當理不避其難,臨患忘利,遺生行義,視死如歸&rdo;、&ldo;國君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國&rdo;、&ldo;義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諸侯,得意則不慚為人君,不得意則不肯為人臣&rdo;。
數百士人魚貫出入,不能算是閱兵式,倒能稱得上是閱士式。百官看著這些整齊強悍計程車人,也猜得出呂不韋的弦外之意:即便某天我呂不韋完全失勢了,只要有手下這批死士,任誰也休想將我輕視。和我作對?再好好考慮考慮吧!
李斯沉默地喝著酒,偶爾好奇地掃呂不韋兩眼。看來,是時候該重新認識這個老邁的傢伙了。
【5權力俱樂部】
李斯已經不再有著青年時代的憤怒了。那時,他剛來到鹹陽,一無所有,沒有身份和地位,沒有財富和房產。而他所要去往的鹹陽官場,卻又是一家全封閉的貴族俱樂部,呂不韋就是這傢俱樂部的主人。這傢俱樂部,只對會員開放,根本就不帶外人玩。李斯只能徘徊在俱樂部之外,對於裡面的風光,他既妒忌又羨慕,並希望自己也能有進入的一天。這個時候,他和呂不韋的關係是徹底對立的,呂不韋就是他的仇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