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離散型工業,更適合蘇盟寶寶的工業體系 (第1/2頁)
秋辭雁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政透過一些政策讓敵人的破壞後方的方式變得極不合算。
離散型工業政策+人防工程建設
人防工程中有一項既針對這些搞破壞的魔法師又針對戰爭爆發時武裝人民的浩大工程。
【反應炮樓工程】
蘇政借鑑了二戰時期小鬼子修炮樓維護區域統治的方式,在人員聚集的地方散佈著各種[軍事反應建築]。
在各個城市等人員聚集地內,修建了許多反應炮樓。
這些反應炮樓內都有一樣裝置,用於針對監測魔法能量波動的粒子能量雷達。
然後安排了幾個到幾十個不等的正規軍人和裝甲車輛駐紮,還有周圍的民兵在這裡接受訓練。
這些人組成了快速反應的機動部隊。
一旦有潛伏的中洲魔法師對區域內的生產單位發動了攻擊,其釋放的魔法能量能迅速被捕捉到,這些反應部隊會立刻出動。
小偷襲就能迅速被壓制,大偷襲也有應對方式。
城市也會修建更高階的碉堡式工程,地區內修建快速反應的軍事基地,各個國家內修建大型軍事堡壘。
這些軍事工程內都駐紮大量機動傘兵和空中力量。
並且劃分了地堡區域,這些區域內的建築都需要修建足以抵抗小當量核打擊的地下工程,平常也可以作為地下停車場或是其他地下民用設施。
那些大型商城的地下超市都是能瞬間變成碉堡的存在。
並且蘇盟有海量民兵隊伍,這些民兵都接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
只要有民兵證的公民,無論在什麼崗位,無論是就職私企還是國企,都必須保證其五個星期內至少有三個星期是:45天工作、1天訓練、05天休息和1天娛樂。
(根據蘇盟勞動法,休息是指帶薪在崗但不進行工作,薪資不得低於進行工作時的45,因此有蘇盟單位在招工時宣傳週末獎,實際大部分是法定規定必須支付的休息日工資)
所以有大量的公民都結束了軍事訓練,截止聖歷,蘇盟共有2億接受過基本訓練的民兵,還有4億報名並體檢透過了的公民。
在聖歷11269年五兩計劃時,蘇政就釋出了一條軍事建設的指令,進行了為期40個月的軍備擴張,將大量勞動力和資源投入到了武器裝備的生產上。
而後蘇盟每年依然保持了15的財政預算用作了武器裝備的生產上。
截止聖歷11274年,蘇盟粗略統計,目前蘇盟擁有的現役武器能平均為每個現役士兵裝備13萬發各式子彈、3145把各式槍支、654枚各式手榴彈、252包各式炸藥、145把各式單兵重武器、3門各式大炮、以及14輛各式裝甲類載具。
這個軍備擴張工程不亞於蘇勳宗時期的蘇軍軍備擴張。
這些武器有一部分就被安放在了各個反應炮樓內,一旦戰爭波及到該區域,民兵能立刻將自己武裝起來。
平常時期,只要有人破壞生產,城市內的快速機動部隊會立刻反應並消滅之。
所以中洲用滲透的高戰力魔法師造成的破壞和其自身價值是完全不對的的。
在蘇盟,蘇政主張透過罷工遊行示威的方式來對抗不合理的政府或是單位的管理與經營以及分配模式,但前提是不能進行破壞,破壞被認為是無意義,因為一切財產屬於全體人民,是由人民自己創造出來的。
禁止一切力量公然襲擊生產單位,這是全聯盟達成的共識。
底下怎麼鬧都行,但必須約法三章:不出人命、不破壞生產資料、不對抗軍隊
不少地區實行了公社化或是自治化,地方政府有很大的自主權力,聯盟政府不會干涉當地政府,同樣的,聯盟軍隊也不干涉政治,就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