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頁 (第1/2頁)
淡墨青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想起明朝一方不僅在軍事上頗有起色,財政上聽說更有可怕的變化,加上民心明顯不對,剛入關時,明朝降官就算不願當官,可也覺得清朝似有混元一宇之望。
而降官更是說三百年氣運輪轉,現在確實是輪著大清了。
總之,氣運一說甚囂塵上,使得多爾袞十分得意。
現在卻明顯不同,南官心思不定,不願效力的跡象十分明顯,剃髮令下後,雖然官員們普遍剃頭,沒有幾個敢硬扛的,但偷偷逃走的南官也並不少,舉家外逃的就有十幾二十家之多。
這還只是一點,說明人心不穩,更加可怕的,就是和周鍾失蹤的事聯絡起來,說明瞭明朝在京師滲透安排的細作之多,能量之大,已經到叫多爾袞睡不著覺的地步了!
誰知道會不會有幾百細作,前來攻打攝政王府?
這種可能姓雖不大,但並非完全沒有,他只能吩咐蘇克薩哈,加強對王府的護衛,同時迭下嚴令,任何漢官,漢人,不論官軍商民,入暮之前,一律離開燕京內城,否則擒拿不問,立刻處斬。
象范文程這樣的心腹漢臣早就入旗,當然不在此列,別的漢官要被留下來辦事的話,還得發令箭給他們,不然拿住了被砍了腦袋,那就十分冤枉了。
現在全八旗六萬男丁,除了不能出戰的老弱和殘疾之外,幾乎全被派了出去,加上什麼索倫,鄂倫春等各族兵,還有蒙古盟友,漢軍,出關時湊了小二十萬,阿濟格帶走三分之一還多,多鐸要少一些,山東和河南加起來才一萬多滿蒙八旗,加上晉西,二十萬大軍最後能調的一點機動兵力,全補給了多鐸。
湊起了王師十萬,什麼輔兵跟役並不多,地方上沿途拉夫子就是。
戰兵是絕大多數,滿蒙兵有三四萬人,剩下的是關外各族的漢軍。就算是漢軍,也是河南和北直隸各地歸附很久,將領都是關外入了旗的,戰鬥力和忠誠都靠的住。
唐通那樣的明朝降將,統統撥給了葉臣和阿濟格,多鐸這裡,全部是關外老人。
這十萬兵,要直插商丘,渡淮水,擊泗州,然後由泗州繞過清江淮安不打,直接從天長盱眙打揚州,直接打南京!
南京雖然城高牆厚,但據很多訊息來分析,城中禁軍無用,新募六萬多京營兵,全部是新軍,什麼侍衛處下,兵馬沒有過萬,也沒有什麼大用,而且也是新軍為主。
大軍一至,打下鎮江包圍南京,上游還有葉臣部順流而下,兩路齊至,非在南京滅了明朝不可。
至於身後的清江的大元帥府行營的平虜軍,不動很好,一旦來援,正好迎頭野戰,倒不相信,十萬八旗勁旅,打不過幾萬平虜新軍?
要說平虜軍騎兵利害,已經被拖在河南,如果退,豪格便進。
徐鎮山東鎮也是被拖住,動彈不得。而平虜軍最狠的不過就是火炮,炮營已經有一部分在山東和河南,剩下的,多鐸也有辦法對付。
三順王中尚可喜在西北,還有孔有德和耿精忠在多鐸所部,孔有德部有幾千火銃手,訓練極好,準頭很不錯,火銃也是在遼東時打造,不比明軍那些燒火棍。
還有不少火炮,其中有相當部份是孫元化在登萊時所鑄,平虜軍用火炮,清軍也用火炮,彼此對轟。
這個計劃,雄心勃勃,儘管有人說是燕王入南京的翻版,不過,公平來說,清軍這打法比朱棣那種拼命的穿插要強的多了。
如此這般,多爾袞雄心勃勃,就要等著明朝覆滅的訊息了。
第三百四十六章決勝(21)
轉眼就到了四月。
從荊州襄陽,再到武昌,沿途的大小城市,渡口,幾乎丟了個精光。
左良玉麾下的大將馬進忠等總兵官,被打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亂兵擁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