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青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軍猛然發勁,兩個月不到,從關中到漢中,收降了賀珍,一萬不到的滿洲兵加上五六萬的投降明軍,號稱十萬,浩浩蕩蕩到了荊襄。
幾次大戰,饒是白旺是闖營大將,七萬多兵馬訓練經年,但怎麼和滿八旗的精兵打?
打一場輸一場,軍心民心輸了個精光,白旺無奈,又不願降清,帶著一萬多殘兵過來請降。何騰蛟正在頭疼的功夫,左良玉死活不聽話,他這個總督是空頭的,雖然他是內鬥內行的行家裡手,對逼迫人和拿捏人心,對表面上好好好,背地裡捅刀子的事也是十分在行,但赤手空拳對付一個擁兵幾十萬的軍閥,何騰蛟自忖還是沒有這個本事。
他暫且能做的,也就是在武昌城裡噁心左良玉幾下,順帶裝出孤臣逆子的形象,反正每天奏本上去,給自己的形象大吹特吹。
無論如何,他這個東林黨是中庸一派,在朝中盟友不少,名聲也不壞,現在有了對抗寧南伯的經歷,恐怕將來的官職,也就不止在地方上調轉了。
既然如此,何騰蛟也就放下了十分仇視農民軍的嘴臉,對白旺的請降大方答應,當場就給白旺一個副將的名義,同時飛章入奏給南京,報告荊襄有變,闖逆所佔地盤已經全部為清軍所有,上游危急,他何騰蛟一定會督促左良玉,死守武昌,不使東虜能繼續沿江而下。
第三百四十七章決勝(22)
何騰蛟的雄心壯志在左良玉來說就是個笑話。在他看來,流賊戰力在官兵之上,李自成就不是大明所有人所能敵。
現在清軍把闖軍打的慘敗,李自成已經往西邊去了,聽說都已經兵出玉門,看來這一生是要自成化外,再不復有機會返回中原。
此人一走,清軍也鬆了口氣,放在西安休整的大軍開始往中原排程,一部份恢復好的,就直接編給了葉臣所部。
清軍實力隨著時間的拉長會越來越強,而明軍雖然在山東戰場和河南戰場打了勝仗,不過在左良玉看來,這其中定有岔子,或是朝廷誇張其事,用來駭人,或是清軍根本不是放主力在那裡,是以被鑽了空子。
一想到十萬八旗兵在自己眼前,他一張臉就苦的跟什麼似的,什麼雄心壯志,都是不必再提起了。
&ldo;父帥,咱們可不能再猶豫了!&rdo;
看到左良玉病仄仄的歪在榻上不說話,眼神也是渾濁不堪,左夢庚一跳老高,叫道:&ldo;現在朝廷正逼父帥回南,兒子這個平賊將軍也指定當不成。大明這邊容不得咱們左家,大清又派人來招致,咱們還猶豫什麼啊?&rdo;
&ldo;正是。&rdo;一邊的黃澍也道:&ldo;將軍也不必抱有華夷之分的成見了。夷入華夏主則自然為華夏,當年周朝也就是西夷,秦也是夷狄,中原諸國看不起它,結果如何?大秦最終成了天下之主,成了華夏。今大清雖原本是東虜夷狄,但一旦為天下之主,也就沒有人說這個話了。再者,如果抱有君臣之見,也不必要。守君臣之義的是大臣,伯爺是武臣,根本不必守什麼臣節,至於學生,只是六品小臣,便降了也不要緊,不算不忠。&rdo;
黃澍所說,倒確實是儒家信條的核心部份,句句都在理上。
但左良玉確實老了,也病的厲害。他不打算折騰了。
翻開眼皮,看看眼前的左夢庚和黃澍,左良玉一聲冷笑,吩咐道:&ldo;大軍準備上船,直放九江。請總督大人也上船,同我一起走。到了九江,你們駐防,老夫去南京面聖請罪。念在我戎馬一生,皇上不會真的怎麼樣我,小子,你不要做夢,在大明,好歹你有世襲的寧南伯了,在大清,你能比寧南伯更高?&rdo;
&ldo;誰說不能?&rdo;左夢庚擰著脖子道:&ldo;吳三桂那廝,也就三萬不到的兵,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