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黑油梨的紋理要比紫油梨差一點,但這麼個幾百年的老物件,流傳下來也是難能可貴的。”

講完材質,蘇小凡給這個筆筒斷了代。

“這應該是明晚期的物件,雕工也是出自名家之手,看這包漿,早些年肯定是被人放在書房把玩欣賞的,也不知道怎麼流落到古玩市場去了。”

“說的好!”

敬時珍一臉驚奇的看著蘇小凡,顯然沒想到蘇小凡斷代居然如此之準。

一直坐在旁邊沒有說話的那個童姓客人,此時看向蘇小凡的眼光也是有點異樣,實在是蘇小凡太年輕了,年輕的根本就不像是古玩行裡的人。

“那你能說出來這雕的是什麼嗎?”

敬時珍的考量還沒結束,能識別材質和斷代,那靠的是眼力,雖然會讓敬時珍感到吃驚,但不會震驚。

而如果蘇小凡能說出筆筒上雕琢的圖案和代表的意義,那就是一種文化底蘊的體現了,敬時珍不是很看好蘇小凡對這筆筒文化的理解。

“敬叔,如果沒看錯的話,這筆筒應該叫做高浮雕八愛紋筆筒吧?”

蘇小凡笑著說道,其實沒有腦海中的資訊,他也能看出這浮雕的雕工。

所謂的高浮雕,指所雕刻的圖案花紋高凸出底面的刻法,多見於筆筒、香筒,壽山石雕刻中也有采用高浮雕。

但八愛這兩個字,蘇小凡一開始不怎麼理解,後來偷偷用手機查了才知道,原來八愛是八個歷史名人所愛之物。

陶淵明愛菊,孟浩然愛梅,蘇東坡愛硯,王羲之愛鵝,周敦頤愛蓮,米芾愛石,李白愛酒,陸羽愛茶,這八人合起來就被稱之為文人八愛。

這個筆筒的浮雕,雕的就是文人八愛,在這個不大的筆筒上,卻是用精湛的刀工,雕出來八個人物和他們的所愛之物,這種雕工,絕對是大師級的作品。

“說的沒錯,這個筆筒的全名,應該叫做明晚期黃花梨高浮雕八愛紋筆筒。”

敬時珍給蘇小凡鼓起了掌,“小蘇,了不得啊,你這些知識都是跟誰學的?”

古玩行,講的是傳承有序,通常只有師傅帶出來的徒弟,才會對這些知識瞭解的如此深刻,否則這麼冷僻的知識,極少有人知道的。

“敬叔,我是跟著剛哥學的。”

蘇小凡這話也不能說是騙敬時珍的,因為類似黃花梨珠子那些文玩,他確實是跟著鄭大剛學的,但是再深入下去的一些知識,卻是蘇小凡自己查詢資料學到的。

“跟剛子?”

敬時珍連連搖頭,“你就給那小子架吧,他要是懂什麼叫文人八愛,我這靜心堂送給他都行。”

“小蘇,怎麼著,還能往下說嗎?這筆筒的作者能看出來嗎?”

“敬叔,您就饒了我吧,肚子裡的那點貨,可都被您給掏空了。”

蘇小凡苦笑著搖了搖頭,如果說古代字畫的作者,他還能猜一猜,畢竟就那些人,但筆筒實在是太小眾了,很多都是出自匠人之手,連名家都稱不上。

“那我來給你說說吧。”

敬時珍開口說道:“雖然沒有落款,但如果我沒看錯的吧,這筆筒應該是出自明末陳子升之手。

陳子升曾經雕過一件蘭亭序牙雕筆筒,工藝十分精湛,而且陳子升此人很有骨氣,明末清初的時候在文人中極具盛名。

目前知道的陳子升的筆筒作品,就只有那件牙雕筆筒,而這一件則是他的第二個筆筒作品,意義十分深遠……”

敬時珍從幾方面論證了這件黃花梨筆筒的來歷,首先是這個筆筒雕刻的風格,和那件鐫刻了蘭亭序牙雕的筆筒十分相似。

再有就是陳子升本身是瓊省人,他有條件得到這種黃花梨的老樹根,只是不知道數百年之後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軟娘馴渣夫

軟娘馴渣夫

丟丟
遊戲 完結 43萬字
楊森林

楊森林

吻火
遊戲 完結 3萬字
造化神塔

造化神塔

津股巡覽
遊戲 完結 116萬字
情人節快樂

情人節快樂

淘氣
遊戲 完結 10萬字
總裁的歡喜冤家

總裁的歡喜冤家

指點迷津
遊戲 完結 5萬字
田亮自傳:最亮的十米

田亮自傳:最亮的十米

生在秋天
遊戲 完結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