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第1/3頁)
不言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而,李亨並非蠢人,他只是意識到自己這個慣來藏拙的三子已是羽翼漸豐,潛龍出動,今時不殺……日後,便再殺不得了!
李倓與李亨的父子相爭,最終卻止於玄宗之手。
本來因為&ldo;吐血心衰&rdo;而被&ldo;安心休養&rdo;的玄宗不知為何甦醒,在高力士掌控的神策軍幫助之下重奪朝堂,不僅撲殺了太子黨羽的氣焰,還恢復了舊時英明睿智的政權手段。楊貴妃不在身旁,自己又已是病骨難支,恍如大夢一場的玄宗重振朝堂,痛斥太子欺君罔上,不孝不慈,難堪大任。之後便廢除了李亨的太子之位,下了罪己詔,另立建寧王李倓為皇太孫,並禪位於李倓。
玄宗英明瞭半生,糊塗了半世,在最後,卻又復而清醒,為天下選擇了適合的君王。
而扶蘇的《枕墨集》,便是在建寧王李倓被下獄的那一日佈告於世的。
世有太守南柯一夢,陸生亦有邯鄲黃粱,《枕墨集》寫的便是一人睡於墨香繞樑的書屋中,窺見的一個個紅塵故事。這等匪夷所思的文作行事本就帶著幾分神鬼異事的新奇感,而那些故事的描寫皆精緻細膩,情態動人,心緒靈透,彷彿親眼所見,感同身受。於是文字化為了現實,句句入心刺骨,如紡紗女繡花,慢條斯理,橫來豎去皆是情仇恩怨,離合悲喜。
一個個看似細膩也看似毫無關聯的故事,最終卻串聯在一起,織成鋪天巨網,羅攏出大唐的朝堂與江湖。
九天的身份,第一次被擺放到了明面上,李倓身為鈞天君卻不得為帝的守約也被攤開在全天下人的面前。
朝堂江湖,譁然一片。
眼光鋒銳的,早已看出扶蘇這本書抒情亦敘事,為的是保住&ldo;擇日問斬&rdo;的建寧王的性命,對此便選擇寡言,不再言語。可李亨不喜反怒,殺意更盛,與他而言,九天中所謂的&ldo;鈞天不得為帝&rdo;的誓言根本不得作數,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李倓若要反,誰還能反抗他不成?除了憤怒,便是忌憚,一個被打壓了半生滿心不甘的太子,一個皇位唾手可得近在咫尺的太子,他咽不下這口氣,也低不下頭顱。
因此,太子輸了,有了之後的皇太孫,有了之後名正言順的禪位,大勢已去,再不由人。
伴隨著皇太孫登基,《枕墨集》的名揚四海,同時到來的,還有九天的分崩離析。
九天傳承已久,從南北朝時期傳承至今,變數四起,早已名存實亡。方乾與拓跋思南召集了除李倓之外剩餘的幾位九天成員,包括周墨、李復、薛北辰、多多等人在內,於昔年方乾與拓跋思南決戰的南屏山上,宣佈了九天再不復存徹底成為歷史的訊息。
建寧王李倓擺脫了鈞天君的束縛,以皇太孫之尊,名正言順地登臨了帝位。
而《枕墨集》,也為&ldo;扶蘇&rdo;奠基了最後一塊神格,為其傳奇劃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助其青史留名。
在眾人對已然神化了的扶蘇先生津津樂道之時,木舒正牽著唐無樂的手,漫步於西湖河岸之上,見楊柳依依,新燕還巢,好不愜意。
正所謂&ldo;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rdo;,那股從湖面上拂擦而過的風似乎也格外的溫柔,卷著女子柔細的鬢髮,親吻她霞覆霜雪的臉頰。風無力擠進兩人緊緊交纏的十指,只能在離去之時帶上一縷她身上的藥香,清苦而又纏綿。
&ldo;他贏了,如今可算是得償所願了。&rdo;女子低眉淺笑,文雅秀麗的眉眼舒展,恬淡一如墨色暈染般的美麗。
&ldo;原太子本也無甚大錯,你可是因交情之故,才更偏於建寧王?&rdo;唐無樂語氣微淡,不見起伏,平和又帶著點溫柔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