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O大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米稀飯,地瓜是當零食吃的。東北自古以來就是地多人少,平時每家幾乎都能夠吃飽。老人說,三年自然災害時,東北地區雖然也是重災區,但上交的公糧一點兒沒少,所以才出現了一些地區餓死人的情況。尤其他們家的附近地區,因為是丘陵地帶,地表土層不厚,遇到乾旱,糧食的產量更低,偶爾下幾場小雨也存不住水。曹雨海就想明年大鍊鋼鐵到他們建小高爐時,應該是八月末了,那時土豆、大豆都能收了。爭取壯勞力都在鍊鋼前把土豆、大豆搶收了,這樣剩下地裡的苞米、高粱,等到十月份秋收時,老弱就能省些力氣了,有可能到下雪前全部搶收完呢。
想到這些,他就說:“二大爺,我看咱們隊裡,今年種了十幾畝地瓜和土豆,怎麼不多種些呢?”
二大爺說:“主糧夠吃,那只是零食。也就你們這些小孩子喜歡吃這東西,偶爾吃頓還行,連吃幾頓就燒心,多種也沒用啊。”
曹雨海:“二大爺,咱們明年可以多種些,完了用它做粉條兒不行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咦,這個想法不錯。”二大爺道。
曹雨海說:“咱們隊裡可以自己辦個做生產粉條兒作坊,這樣社員們在年底時可以分一些粉條兒,東北的名菜不就是豬肉燉粉條子嗎?還有土豆兒也可以做成粉條兒。”
二大爺:“行,這個想法兒不錯,值得考慮。”
自從解放後,老百姓的日子過的很好,成立了生產隊後,每個小隊裡都有一個隊部,而大隊裡更有一個大的隊部。
曹雨海:“還有二大爺,你哪天可以去大隊部,跟大隊說說這事兒,要是咱們全大隊每個生產隊都多種上點地瓜、土豆,到時候多好啊。如果做成了,咱們還可以拿到公社或縣裡的供銷社換一些生產工具及生活用品也行。”
二大爺一聽也覺得可行,但是有一個問題。做粉條的工具到哪裡去買呢?後世曹雨海就聽說過村裡石姓地主家就自己做粉條兒,而做粉條的工具就是他們家的長工安大牛做的。他是一個木匠,做原始粉條工具沒問題。
曹雨海說:“聽說解放前七隊的安大牛會做工具,到時候您找他做不就行了?”
二大爺:“行,到時候我找找他。老三,今年你才三歲,你咋知道這麼多呢?”
曹雨海:“我是聽隊裡的五爺爺他們說的,而且我最願意吃粉條兒了。但是上供銷社買太貴了,有時候還沒有貨,這些都是媽媽說的,她說咱們大隊要是能夠自己生產就好了,所以我才跟你說的。”
看見他呆萌的樣子。二大爺哈哈大笑,“好好好……。”
:()穿越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