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第2/2頁)
[美]琳西·斐/譯者: 謝佩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位在紐約最富聲望的一條街上,我並不是很意外。走到市府公園盡頭的百老匯大道時,我突然有種走錯方向的奇怪感覺。這是我巡邏的路線,只是方向相反。我們經過擁擠悶熱、到處都是行人的交叉路口,看到更多石造房子,屋前的花箱照顧得漂漂亮亮,窗玻璃反射刺眼的陽光。我們走到沉重的橡木門前,黃銅門牌上寫著&ldo;彼得,潘醫師,小兒科醫師&rdo;,潘醫師拿出鑰匙。他開門時瞥了一眼小鳥,皺起眉頭。
&ldo;可以請問,她是……&rdo;
&ldo;我寧願你別問。&rdo;我說。
潘醫師瞪我一眼,看來如果潘醫師之前對警察評價不高,我大概也沒幫警察同仁拉多少分。但他一下慈眉善目、一下橫眉豎目,把小鳥逗得很樂。每次他的嘴像蛤蜊一樣噘起,小鳥的嘴角就會上揚。潘醫師急急衝進鋪上豪華地毯的前廳,把光滑的海狸毛帽掛好時,我推推她的手臂。
&ldo;你的朋友?&rdo;
她點點頭,我們跟在身材矮小、裝模作樣的醫生後面。
&ldo;他每次都假裝誰也不記得,每次都這樣。很可愛,我覺得。&rdo;
&ldo;為什麼?&rdo;
&ldo;他不是喜歡幫小孩看病嗎?他是個很棒的醫生,如果他記住我們的名字,之後又見到我們……那就表示我們又病了對吧?也就是他失敗了。所以他寧可忘記,完全不認得長大的我們,也不願記得我們輸給了咳嗽。&rdo;
我本想回應她,因為這樣理解一件事對一個十歲小孩來說很不簡單。但我們走進一個半像書房、半像貿驗室的房間,讓我驚訝得說不出話。我從沒看過這樣的地方。
眼前的大房間可以說分成兩半。一邊有兩扇對著花園的窗戶,灑滿陽光,是一個裝置齊全的實驗室。閃閃發光的藍色玻璃罐用蠟封住,銅水壺塗上鮮艷的橘紅色漆,還有各式各樣的精巧玻璃試管。有個十分巨大的鐵爐,爐上的大桌子擺了玻璃瓶、測量工具,還有滿是醫師潦草字跡的筆記本。牆上掛著圖案華麗、特別裝框的書頁,上面一串義大利文在頭顱、樹木、泉水、心臟等專案後面標出特質和原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