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第1/2頁)
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理府地下室開槍自殺。第二天,戈培爾也自殺身亡。
5 月 1 日,鄧尼茨向全國發表廣播講話,宣佈希特勒已&ldo;陣亡&rdo;,號召 國民拯救德國&ldo;使它不致遭受向我們進攻的布林什維克政府的破壞&rdo;。他企 圖利用盟國間的矛盾,單獨向美英軍隊投降。但遭到美國的拒絕。鄧尼茨政 府被迫接受總投降。5 月 8 日,德國宣佈向蘇美英法四國無條件投降,並正 式在投降書上簽字。5 月 23 日,盟軍逮捕了鄧尼茨政府全體成員,蘇美英法 四國接管德國最高權力。
第十二章 戰後德國簡況
第一節 蘇美英法佔領下的德國 四國分割槽佔領
在雅爾達會議上,蘇美英三國正式透過了以英國方案為基礎的四國分割槽 佔領德國的協議。協議規定在 1937 年 12 月底的德國邊界內,除被調整的領 土之外,分成四個佔領區:蘇聯佔領區在東部,佔地 108178 平方公里;英國 佔領區包括西北部各地,佔地 97697 平方公里;美國佔領區在西南部,面積
100745 平方公里;法國佔領區在西部,面積 40215 平方公里。柏林作為德國 首都,也由四國分割槽佔領。
1945 年 6 月 5 日,蘇美英法四國駐德佔領軍總司令經各自政府的授權, 代表四國在柏林簽署並發布了《關於擊敗德國和接管德國最高權力的宣言》, 宣佈&ldo;盟國代表將按照他們自己的決定,在德國的任何部分或全部,駐紮部 隊和設定行政機構&rdo;,接收德國的一切最高權力,但四國宣告,&ldo;承擔這些 權力,並不構成對德國的吞併。&rdo;根據規定,四國總司令組成&ldo;盟國管制委 員會&rdo;作為全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委員會的決議需四國代表&ldo;一致同意&rdo;, 即每一國的代表都擁有否決權。管制委員會下設&ldo;協調委員會&rdo;,負責主持 日常工作,協調委員會由四個佔領區的副總司令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從
1945 年 7 月 30 日開始工作,到 1948 年 3 月 20 日結束,其間曾就對德軍事
管制的各方面問題,諸如民主改革魯爾區的管轄、賠償等問題,進行了商討 研究,並透過了一系列重要法令,決定和命令。然而,隨著美蘇冷戰和兩大 陣營全球對峙局面的形成,管制委員會內部的矛盾日趨尖銳,各個佔領區實 際上成了獨立的政治實體。
由於各佔領區區界的劃分與德國原邦界的劃分並不一致,為了履行波茨
坦決議關於&ldo;德國行政事務的管理應以政治結構分散及發展地方許可權為原 則&rdo;,&ldo;德國全國各地應按照民主原則,在符合軍事安全和軍事佔領目的之 下,儘速恢復地方自治&rdo;的條款,各佔領區都重新調整了內部的地方行政區 劃,作為組建地方政權的基礎。其中在蘇佔區內,普魯士邦被解散,全區劃 分成 5 個州。各佔領區透過不同的方式建立了各級地方行政機構,區級最高 權力機構則為各佔領國的軍事管制機構,這些機構由各佔領區的總司令主 持,僅對本國政府負責。
紐倫堡審判和非納粹化
紐倫堡審判和非納粹化是戰勝國懲辦納粹頭目和主要戰爭罪犯、推進德 國民主化程序的重要步驟。紐倫堡審判的懲戒物件是國家級的納粹罪犯,非 納粹化意在徹底清理德國社會的法西斯影響,剷除納粹殘餘。但是,在兩大 陣營全球對峙的大背景下,兩項工作的結果均有不盡人意之處。
早在 1941 年底和 1942 年初,蘇、美、英等 11 國就提出要懲罰戰犯。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