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酒慰平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對單一的分隔克隆器官組織進行獨立研究,卻在七八十年前就透過了法案。在醫學昌明的當下,雖然癌症並沒有被完全攻克,但器官組織的克隆替代已基本實現工業化。
新生兒出生之後,只要其父母花費一筆不菲的費用,就可以申請醫療機構幫助其收集儲存這個新生兒的各個器官組織細胞。
在以後的年月中,一旦當事人的身體器官出現問題,無法治療,便可以再繳納一筆費用,在培養皿內克隆調製出健康的器官進行移植。
由於本身就是自己的細胞克隆的器官,所以並不會出現任何排異的情況,很容易就會被體內的免疫系統接受,不會產生排異現象。加上這是從新生兒出生時就採集的組織幹細胞,所以新克隆出的器官實際的年齡會非常年輕。
六十歲的身體,卻擁有一顆二十歲的心臟和一副十八歲的腎臟以及一個二十歲的肝臟,在生物科技發達的當代,早就不是天方夜譚了。
四肢和骨骼培育技術突破的時間相對於克隆內臟來說,遲到了四十年,但在多種生物合成材料技術突破的加持下,終是被人類的科學所克服。
但是,唯一的禁區,便是大腦。就算以目前最前沿的生物技術,克隆出了一副完整健康的大腦,也無法完整復刻出當事人的全部記憶。
這些紛繁複雜的記憶猶如誕生在上帝的禁區之內,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牢牢的禁錮在當事人的原生大腦之中,這使得在將近百餘年時間裡,一茬又一茬的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前仆後繼,也無法把原生大腦的全部記憶完美的匯入到新的大腦中。
不過,這上百年的研究也不是完全沒有進展。按照哲學方法論的思想,如果解決不了一個大矛盾,那就把這個大矛盾分解為各種小矛盾,降低問題的難度,之後,逐一的分別解決小矛盾。
於是,一個巨大的系統性問題,被聰明的人類科學家們一一肢解,分解為各類小問題的叢集。按照根據前人的科研成果,繼任的科學家們把人類的記憶分成了四個模組進行獨立研究。
這四個模組分別是情緒記憶,動作記憶、形象記憶以及抽象記憶。而九拾弈帶領團隊所做的,就是專攻抽象記憶的解析、傳輸以及匯入方面的研究。他們曾經自嘲的說,這其實就是在上帝的禁區裡打殺、挑釁,上趕著與上帝扳手腕。
盤古實驗室7號到12號房間,是生物器官調製實驗室。其中7號到9號調製的是各類生物器官,而10號到12號房間則調製的則是各類人體組織。
這類實驗室在民間的各類生物工廠裡都有設定,且規模龐大,倒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九拾弈設立這些實驗室的主要目的自然是為了實驗測試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的各類生物營養試劑。
九拾弈不慌不忙的走進10號房間。房間內,調製培養艙排列有序。調製艙是一個高兩米直徑一米多的透明圓柱體,似一個透明的大水缸,被筆直豎立在實驗室中,艙底部與地面相連,與鋪設在地面下的各類管道相接 。
頂部有一個古銅色金屬圓蓋,圓蓋之上,銜接著各類金屬及聚酯材料導管,這些導管均巧妙的插入到圓蓋之內,以傳輸各種藥劑及營養液。圓蓋內安裝著一個智慧迴圈系統,負責將各類營養液、生長激素、生物酶,源源不斷的輸入到艙中,同時也將艙內產生的廢液及雜質迴圈排出艙外。
營養液因為配製原料的不同而種類繁多,呈現出五彩斑斕的顏色。九拾弈步入其中,倒像是來到了一個五光十色的水族館。
不過,和水族館不同,缸內不是遊動的魚兒,而是漂浮在調製艙正中的各類器官組織。艙壁用高強度透明顯示觸控式螢幕打造,不但光潔透明,讓外面的人可以一目瞭然看盡艙內事物,同時還專門在艙壁表層劃定出一個了圖形顯示區域,方便工作人員在艙外直接進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