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第2/2頁)
陳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對那時封建保守的社會風氣,黃埔軍校武漢分校舊址無疑是一個有力的衝擊&rdo;,&ldo;這不僅是震驚中國的大事,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也是創舉&rdo;。
自黃埔軍校《中國軍人》雜誌掀起&ldo;女同志軍&rdo;的爭論,中國20世紀初的女兵思想起源於黃埔島後,其浪湧就像那珠江入海口岸邊的大潮,喚起了無數中華女性,以勇於捐軀的壯舉,向世俗觀念展開了挑戰。黃埔女生們考入軍校時,正是風華正茂、年輕有為之時,她們懷著強烈的愛國熱情,由衷的報國之心,毅然投筆從戎。其情其行,令人可敬可佩。
黃埔軍校從1924年成立至1949年遷往臺灣,軍校在大陸招收的23期學生中包括4屆女生,畢業的女學生總數約為800人。她們分別是1926年北伐戰爭時期的黃埔武漢分校(第6期),1938年抗戰時期的黃埔第7分校(第15期),1939年黃埔第3分校(第16期),1940年黃埔成都本校第18期第2總隊(駐蘇幹部培訓班)。第15期的女生,於1938年2月、3月間分兩批考入,共200多人,編入黃埔軍校(時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7分校第2總隊特科大隊女生隊,在陝西鳳翔縣受訓,1939年4月全隊奉命轉入西安戰時工作幹訓團第4團,同年5月畢業後分配到各部隊工作。第16期的女生,於1939年初在江西吉安入伍,隨第3分校輾轉遷移到後方正式開學,男女合校共3000人,其中女生300多人,經過短期培訓後於1939年冬畢業。第18期的女生,於1940年初招收,共60餘人,編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18期第2總隊,1940年2月在江蘇東臺縣入學,由第3分校第16期畢業的張祖年擔任女生隊長,1940年畢業時還剩有24人。抗戰時期入校的這3期女學生,宣佈畢業後即馬上開赴前線與日軍作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