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恪知道設想讓慕容垂主政,統管全盤是不可能了。到他生病以後,特地找來慕容暐的庶兄慕容臧,囑咐他:“現在秦晉兩國都在窺伺我們,大司馬這個職務總管軍事,非吳王慕容垂不可。論親,你和慕容衝是至親的皇兄皇弟,可你們都太年輕,缺乏歷練,千萬不要貪圖官職把大事耽誤了。”
為了慎重,慕容恪又把這事說給慕容評聽,希望他拋開偏見,以國事為重,任用慕容垂。
“兄弟,老五的才略你是知道的,用他出任大司馬,秦晉兩方才不敢對我們下手。這話,你一定得記住。”
慕容評鼻子裡哼哼幾聲,像是答應又像是不答應。所以,慕容恪後來是帶著對慕容垂的牽掛死去的。他死去以後,慕容評到底沒有依他的意見安排慕容垂,卻安排慕容衝當了大司馬。
這應該是慕容恪的一大遺憾。
教慕容恪遺憾的還有一事,這事出乎慕容恪本人意外。慕容恪對犯有錯誤的官員一般不做撤職處分,通常只是調動一下任官的部門。
這做法有點像我們今天老百姓所反感的“異地做官”現象。慕容恪當時那麼作,可沒想過百姓反感這層意思。他那是皇權時代,官是皇帝派往各地的管家,專替皇帝管老百姓。此地要是管不下去,只要皇家信任,讓他換地方再幹,老百姓無法過問。現在當然不同了,現在的官要做人民公僕。官作得不好,人民說你缺德缺才,會反感你這公僕,即使“異地做官”,總還有人說難聽的話。——所以,*這東西說說好聽,真正做起來當官的會很麻煩。慕容恪那時,根本不必想這些,當官只看上邊的臉,很省事的。從做官的角度看,皇權制度其實優於*!
慕容恪作那種安排,也許是覺得人都有羞惡之心,官員犯錯調動了,本人會感覺恥辱,這也就夠了。犯錯官員對皇家還是感恩戴德,甚至更願效忠心。
他那做法當時的確起到了作用,官員們相互間有時候就提醒對方:“你是不是要宰公(指慕容恪)調動你的職位了?”他們用這樣的話彼此告誡,喊醒同仁好生幹活,這說明慕容恪那種安排確有魔力。
問題出在哪裡呢?出在慕容恪沒注意人雖然有羞惡之心,卻更有圖利之心。官員們被調職,當時也許感覺“不好意思啦”,隔幾天就全忘了。官員之間的兄弟情誼永存——因為一旦當官就不會下臺。每個官都需要熱捧,哪一方有油水大家都能沾光,有誰想出了能佔便宜的法子,不僅沒人說壞話,大家還覺得他不愧天才,樂觀其成,競相仿效。漸漸地,大家的心越來越野,出現了“燕王公貴戚多佔民為蔭戶,”以致“國之戶口少於私家”的情境。
這可不是好事,那些王爺公爺權貴親戚(自然還包括不一定屬於這個範圍的其它官員)將普通居民收歸自己名下作保護物件,他們的稅收不交國家交私人,由大戶統一管理。國家呢,國家管理的戶口比私家還少,國家還哪裡有人力財力?造成這種惡劣局面的原因不能說就只有慕容恪對官員管理制度失當這一條,但這一條無疑加速了惡劣局面的形成。
慕容恪一生忠心耿耿為燕國操勞,他沒料到自己的施政竟惹出那麼大的簍子。
他是大燕國(前燕)最後一道霞光,死去的時候,燕國好多事都不讓他如願,只能帶著永遠的遺憾,黯然離世。
慕容暐哭得最多的就是他。
十四 貪婪失去制約
慕容恪死去,慕容評以太傅身份全面接掌燕國大權。
慕容評也是慕容皝出名的兒子,他不是世子,沒有慕容恪的才幹,他的出名走的是另一條路線——吹拍捧路線。輪到有危險的作戰,比如和冉閔、涉夜幹這樣的人物作戰,慕容評絕不會去前線。輪到慶功酒宴,他第一個到場,而且最先舉杯為燕皇祝酒。深厚的吹拍捧功夫感動了燕皇,終於將他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