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第1/2頁)
大噓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初二進宮拜年一直是宮中的慣例。這一日由皇后主持宮宴,連文娥太妃都會回宮小住,凡有誥命的夫人也會被邀請。
竇瑜今日穿了月白色的大袖衫配同色翹頭絹鞋,裙上繡著禽鳥捲雲,整個人清新秀美。佰娘本想給她梳個高雲髻,她拒絕了,只讓梳了個最尋常的髮髻。過去她的打扮都在努力朝著母親的喜好靠近,如今也不必了。
母女二人同駕入宮。在車上時徐月沒有閉目養息,她輕輕撩起車簾,見昌和門外已經停了許多家的馬車,卻沒有了過去異常華貴顯眼的謝家車駕。
不由低聲同竇瑜感慨:「那時我雖不說,心裡對述兒還是滿意的,沒想到看走了眼。你也別心急,奉都城裡的好兒郎多得是。如今謝家娘子們的婚事,那才叫艱難呢……」她語氣有些刻薄。
過去她戴著佛牌時還知慎言,且精神懨懨,不怎麼理會外面的事了。自前段時間起精神忽然大好,佛牌摘了,也找回了從前嘴不饒人的勁頭。
竇瑜從前與謝述的庶妹謝妙兒關係還算親近。謝妙兒一直養在謝述母親名下,待遇很好,如今日這樣的場合也能被帶出來。這一回卻不能得以相見了。
竇瑜三日前才來過這裡。等她隨母親進了章彌宮殿內時,恍惚間又像回到了那一天一樣,因為胡老夫人還坐在之前的那個位置上,只是換了身衣裳,旁邊也多坐了兩個人——
沈家母女。今日能進宮的都不是尋常身份,沈嘉與母親也是頭一回過來。
另一側也坐了許多別家的夫人娘子,有幾個心思寫在臉上的小娘子望向沈嘉的視線裡都摻雜了一些羨慕之色。畢竟能得胡老夫人青眼是多麼難得的事,胡大人如今尚未娶妻,都是胡老夫人在幫孫兒四處相看。
沈嘉穿著碧紗裙,緊挨著母親坐,臉上露出柔順的笑容。太后問話時也句句妥帖,得了好幾句誇獎。
等徐月攜竇瑜向太后請了安,兩人一落座,安靜了一瞬的大殿內又響起了竊竊私語。
沈嘉也朝竇瑜看了過來。
她比竇瑜還大了半歲,原本也早該議親了,只是她從前暗暗與竇琦較勁,有竇琦的未婚夫婿做對比,襯得自己的那些追求者都黯淡無光了,所以左挑右選仍未定下。
胡老夫人待沈嘉如此熱絡,可能有一小部分原因應是做給她看的。並非是她臉大,實在是胡老夫人是個藏不住好惡的直性子,幾次三番丟來白眼給她,幾乎是向太后誇一句沈嘉的好,就要順帶著看她一眼。因為胡老夫人的表現過於明顯,四處看好戲的目光也漸漸不加掩飾,都向竇瑜投了過來。
竇瑜不覺得難堪,這些視線只教她更加清醒。在一旁坐著甚至走起了神,想著早知道今日沈嘉會來,自己應該將二哥那本託她轉交的書也一同拿來,就不必等到琴會那日了。聽說往年宮宴沈嘉是不會來的,所以她沒能周全考慮。
沈嘉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她雖然與竇琦較勁,卻並不討厭竇家這對姐妹。文娥太妃沒選她做弟子,選了竇瑜,她確實也傷心了好幾日,但時間久了也都拋在了腦後。
聚在太后宮裡說了一會兒話,太后見身邊的孫女徐儀坐不住了,就拍了拍她,和藹地說:「帶著各家的娘子們出去玩會兒吧,別在此處陪我們這些老婆子枯坐著了。」
徐儀正聽胡老夫人講話聽得頭疼,太后的話一落地,如蒙大赦,立刻說要帶著娘子們去騎馬比箭。竇瑜還以為徐儀會故意忽視她,因為過去堵著她嘲笑她講話口音的人裡就有徐儀。她也沒讓徐儀從自己身上討到過什麼便宜,所以兩人一直相看兩相厭。
沒想到徐儀看了她一眼,熱情地邀請道:「阿瑜也來,好不好?」
竇瑜與她一對視,就知道她沒安好心,但頂著滿殿的視線又不得不起身。徐儀得意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