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華夏的歷史上,自古就有“無川不成軍”的說法。
這是對中國歷史上的巴蜀地區,尤其是四川地區人民勇武精神的讚譽。
最早在商朝時期,四川巴、蜀兩族之中的巴族,其中有一個叫做板楯蠻族的分支,其尚武之族風更甚。
由這個民族構成的戰士,在當時更有著“神兵”之稱。
板楯蠻人又稱賨(ng二聲)人。
賨人,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民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尋,在這裡筆者不做過多篇幅的複製。
只說板楯蠻族在融入巴族之前,其前身,其實是風族罹難後,向南方逃竄的那一部分難民。
難民的稱謂,只是站在全體風族受災的角度去說的。
而這個板楯蠻族,因為一直肩負著守衛風族領土南端的任務,所以其駐紮的區域,與河水決堤的地方相距甚遠。
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被廣泛的洪水氾濫區,刮到了一點邊。
但就只是這一點點邊,也還是讓板楯蠻族遭了不少的罪。
也正因為這次遭遇,使得這個族群有了自己的圖騰。
原來是這個部族的時任族長,在被那突如其來的洪水捲走後,不會游泳的他在放棄了掙扎準備赴死之時,突然從洪水之中游過來一條大蟒蛇。
慌亂之中他便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死死的抱住了那條蟒蛇的長長的軀體,因此保住了一條命。
這位死裡逃生的族長,為了感念蟒蛇沒有將其從身上甩開的救命之恩,從此便將蟒蛇的形象,定為了自己族群的圖騰。
並將自己全族的姓氏改為了“蛇”姓。
因此,在被華歷六千三百多年後的商朝時期,稱為“神兵”之前,這個同樣遷徙至巴山一帶生活的,同屬於巴族的分支,便被稱為“蛇巴族”了。
蛇巴族這位有此奇遇的首領,便自稱為蛇佑。
這個族群雖然名義上隸屬於風族,但本質上,他們卻不是隨風族從青藏高原上遷徙而來的同脈之人。
事實上,蛇巴族是陝北高原的原住居民,一直以漁獵為生。
阻擋在風族東遷路上的蛇巴族,雖然個個驍勇善戰。
可受限於武器裝備上的落後,面對來自於風族的,等同於是降維般的打擊時,毫無還手之力。
最終他們便舉族向風族俯首了。
風族當時的首領,因為欣賞蛇巴族的勇猛,便沒有像對待其它被他們打敗的部族那樣,將這些驍勇之人視為奴隸。
而是將他們安排在了風族領土的最南端居住。
即將今天的呂梁山山脈南端與黃河東岸的一大片區域,盡皆劃分給蛇巴族去擁有和守護。
非但如此,風族還與蛇巴族共享了自己的全部武器裝備。
這使得本就善戰的民族,戰鬥力更加彪悍,狩獵本領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充足的食物和安逸的生活,並沒有消磨掉這個民族的戰鬥意識。
可知恩圖報的他們,又不可能與北方的宗主國風族,引發衝突。
身負守衛任務的他們,更不可能丟掉自己的護衛區域遠遊他方。
因此,幾百年來,這個好鬥的族群,不得不收斂起自己的鋒芒,忍耐著血脈裡的躁動,安心的履行著屬於這個族群的承諾。
而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戰士的存在,風族才會對發生自其領土南端的一切危險,一無所知。
換一種方式來講,就是因為有蛇巴族這道屏障,才使得發源於吐魯番盆地的巴族的活動區域,向北始終沒能翻過那座山,向東始終沒能跨過那條河。
一直到這場洪水的到來,將蛇巴族的生活區域全部沖毀後,才改變了這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