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相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到這,傅銘宇不知說什麼好,沉默了下來,甚至連呼吸都變得小心,沒有冒然接下加藤的話,加藤接著說,“儘管我父親早已去世了,但他給我留下的記憶裡,永遠珍藏著過去的海連灣。”
加藤從傅銘宇的情態變化裡似乎看出了些微端倪。防止誤會造成尷尬局面,用最簡短的話說出了事實真相,“我父親是因為保護我母親,殺了日本大兵,不得不離開海連灣。”
傅銘宇這才安下心來,細細品嚐著草原老酒的醇香與濃烈,耐心地聽著加藤娓娓道來。
***
中醫看病、佃農種地、漁民打魚,佃農大量的收成規了地主,漁民捨生忘死賣命的收穫都被船老大的吞佔。世道索然,今天是昨天的延續,明天是不是還在延續著今天,還是未知,似乎沒有人去關心。所有人都各自操持著自己的生意。儘管大多數人活得貧窮,也還算安心。幾十年前的海連灣就是這個樣子,在人們看來世界永遠按這個樣子活下去。
唯有中醫的行業最是讓人羨慕和尊敬,只要還活著,誰都免不了有疾痛貼上身來,找中醫把把脈,沒有中醫的苦藥湯連活著的底氣都沒有。那些窮杆子自不用來說,特別那些有錢有勢的更是活得惜命,死亡儘管司空見慣,但像秋風掃落葉般的收割實在令人膽寒。稍有不適,總覺得被死神給纏上了,不惜帶著厚禮客客氣氣的去拜訪老中醫。在西醫沒有傳到中國之前,人們並沒有因為疾病而感到自己的健康和壽命受到影響。就像帝國時代那個極力主張閉關鎖國皇帝說的那樣,“我泱泱大國,地大物博,應有盡有,不需要蠻夷的任何東西。”殘酷的現實,不是你不需要蠻夷的東西,蠻夷就不在惦心你的東西。
儘管海連灣江湖遊醫隨處可見,但真正稱得上世家的只有利民堂。不要說在西山一帶,即使在海連灣所有建築裡,那一爿三層純木結構的利民堂古建築也是讓人稱道的。利民堂是中醫李氏家族的傳承。坐堂中醫大多是李氏祖上傳承下來的醫道。誰知到了少東家李明義這一輩只有他一個男丁。雖然支脈稀疏,但少東家絕頂聰穎的天性並未讓老東家感到祖業傳承的危機。雖說少年頑劣的性情並沒使老東家感到擔心,但是遇事魯莽不計後果倒使人覺得前途渺茫。少東家從小愛讀書的天性沒有脫離李氏家族好學的根脈,從識字起便對流傳下來彌足珍貴的書籍鍾愛有加。在很少有人識字,即使識字遇到《黃帝內經》也連連叫苦難懂的時代,他居然能完整的背誦出來,一時成了海連灣街頭巷議的奇聞。又受老東家因材施教,年歲少,醫道卻顯精妙。
李明義對中醫書籍天生的稟賦讓那些滿清遺留下來的讀書人感到羞愧無顏,曾幾何時,在試圖透過科舉改變命運讀書人的眼裡,像《黃帝內經》之類的古典書籍並不如流。凡跟科舉無關的書籍都無關緊要,在他們眼裡科舉是把人引向富貴最捷徑的路子。就像一根乾枯得沒有一點水分的藤蔓,無數的人死死抓著努力向上攀,藤蔓牢不牢靠,能不能上得去,不重要,重要的是還有一根藤蔓抓著,心裡多少還有一點希望。在那些人心裡,解救別人永遠沒有解救自己重要。學習知識固然不是壞事,但學到知識起不到任何實用價值,反倒不如不學。多年苦攻與富貴無緣,倒成了人們的笑料。到頭來連種地打魚的人都看不起那些死啃書本的讀書人。在他們看來讀書把腦子都讀傻了,社會動亂,科舉制度早已經廢了,讀書還有什麼用,倒不如掄起胳膊甩開膀子真刀真槍踏踏實實的去謀生活,誰擋住了我們的活路就跟誰拼下去,畢竟無論在哪個時代想法活下去才是頭等大事。
儘管海連灣還沒有糟亂到使人無法生活的地步,但外面一股股暴戾的邪風已經讓人們心裡感到不安,擔心這種按部就班的生活還能不能繼續下去。
西山腳下的利民堂顯得比以前人多了起來,很多的人不是為了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