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戰雲密佈(一) (第1/2頁)
柯基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視野從面前那巨大冰冷的炮閂之上移開,頭向後轉的馬拉申科緊接著便在自己視野所及範圍內看到了另一處讓自己感到驚喜的變化。
“炮塔第一彈藥架?老天,這次的設計總算不反人類了!”
所謂炮塔第一彈藥架,即是在炮塔內部空間內增設用以儲存備用彈藥的彈藥架,將原本儲存在車體內的炮彈上移到炮塔內部進行臨時存放的設計。
縱觀整個二戰歷程,炮塔第一彈藥架的設計可謂是有利有弊。
通常情況下,作為全車中彈機率最高的炮塔正面區域無疑是在戰鬥中最容易發生擊穿情況的部分,而在這種情況下內建於炮塔內部的第一彈藥架所面臨的處境無疑就很危險了。
一旦炮塔內部的第一彈藥架因為被擊穿裝甲後引燃彈藥發生殉爆,那麼整倆坦克內部的成員絕對是十死無生。強大的彈藥殉爆威力甚至足以掀飛十餘噸重的重型坦克炮塔,所謂的坦克“殉爆飛頭”一說也正是來源於此。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炮塔內建第一彈藥架所能帶來的優勢同樣也是顯而易見的。
於炮塔內部額外增設的第一彈藥架不但能夠拓展整車炮彈儲存空間、提升全車備彈數量,從而得以將整量坦克的戰場持久作戰能力提升到一個更加優秀的水平。
同時,安置於炮塔內的第一彈藥架還可以大幅度提升坦克主炮的裝填速度。使得原本需要去彎腰到坦克底盤內拿取炮彈的裝填手,現在只需要回過身來在炮塔第一彈藥架內取下彈藥後直接裝入主炮即可完成裝填。
所以總的來說,炮塔內建第一彈藥架的坦克設計基本上可以確定為利大於弊。
在二戰後期,包括德軍最新型的“虎王”重型坦克、強大的蘇軍“斯大林”is-2重型坦克、以及在柏林1945年閱兵式上出現的蘇軍“斯大林”is-3重型坦克等,均採用此種炮塔內建第一彈藥架的設計。
儘管炮塔內建第一彈藥架的設計有利有弊,但作為一名後世穿越者的馬拉申科心中對於這一註定是未來主流走向的設計還是樂見其成的。
在早先指揮1941型t3476坦克進行戰鬥的時候,缺乏炮塔內建第一彈藥架的設計使得本就力有不竭的裝填手基里爾每裝填一發炮彈,都要一來一回彎一次腰去車體底盤彈藥架內取出那並不算輕的76毫米定裝炮彈回到炮塔才能完成裝填。
這一聽起來還算輕鬆的工作在平日裡自然算不得什麼,但要是在狹窄無比又因為戰時機動而不停搖晃的炮塔內去完成這一工作可就不是隨隨便便能搞定的了。
“一、二、三、四十。”
當左顧右盼中嘴裡不停唸叨著數字的馬拉申科完成了數數時,分別安置於炮塔內部左右兩側艙壁之上的第一彈藥架合計備彈數量顯然令其很是滿意。
“一個彈藥架備彈五發,左右兩個第一彈藥架合計備彈十發不錯,基里爾這小子聽到這訊息估計得了的蹦起來,這下戰鬥裝填速度估計可以在原來t34坦克的基礎上提升不少。”
除此以外,炮塔內部空間相比原來的t34中型坦克要寬大了不止一個檔次的kv1重型坦克炮塔,即便是在內建了炮塔第一彈藥架之後也仍舊有相當大的盈餘空間,使得之前在t34坦克上,因為炮塔內部空間過於狹窄而迫於無奈之下的車長兼職炮手問題終於得以解決。
現在,拉上了伊烏什金少尉新入夥的馬拉申科所率五人車組終於可以發揮全部的完整戰鬥力。
駕駛員謝廖沙、機電員尼可萊、裝填手基里爾、炮手伊烏什金、以及最後的車長馬拉申科。
從兼職工作中解放出來的馬拉申科終於可以專心致志地擔負起自己的車長職責,在未來的戰鬥中專注於戰鬥指揮和車組協調任務。
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