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頁 (第1/2頁)
上善若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想了想,沒有說話直接轉身離開。
安祿山要造反,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心思。而是整個河北三鎮的心思。
唐玄宗加強了藩鎮的力量,一方面來說,的確是對於向外擴張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可在另外一方面來說,卻是嚴重影響到了對軍權的掌控。
河北三鎮四周已經沒有可以打的地方了,可他們的實力卻是如此強大。朝廷畏懼之下,想要調走分拆三鎮,削弱他們的力量。
而已經在那邊站穩了腳跟的三鎮,當然不願意被分拆調走。他們在這裡作威作福,有田有宅的絕對不想離開。
這才是三鎮要叛亂的主要原因。
朝廷畏懼他們的實力,想要分拆掉。而三鎮卻不想放棄這些年搶來的利益。
兩邊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最終只能是用拳頭來決定誰說的話管用。
至於說河北之地當年被殺的太慘,當地百姓心懷竇建德劉黑闥對抗大唐什麼的。
拜託想一想這都哪一年了。
一百多年前的故事,現在還有多少人能記得?並且願意為此付出性命的?
歸根到底,矛盾的根源永遠都只能是利益之爭。
別的事兒,那都無關緊要。
現在的話,唐玄宗想要展示力量,先行壓制。儘可能的拖延三鎮的叛亂。給他留出應變的時間。
實質上,他和王霄一樣清楚。這次的事情是整個河北三鎮的事兒,幹掉安祿山毫無意義,三鎮那邊會迅速推出新的領袖繼續幹,而且會立馬就叛亂。
而安祿山活著,反倒是可以繼續憑藉威望進行壓制,拖延叛變的時間。這才是後期的時候,唐玄宗一直拉攏安祿山的原因所在。
王霄站在人群之中,看著眼前的舞蹈很想笑。
傳聞三百多斤的安祿山,靈活的像是一頭四肢粗壯卻又極為靈活的野豬。
而此時已經七十歲的唐玄宗,卻是跟個中年版的胡哥似的,演奏著精彩絕倫的拍鼓。
這一幕,真是看的他忍不住的放聲大笑。
兩個心懷鬼胎的人一起合作跳舞,居然還能跳的這麼好,真是奇聞怪事。
這邊還在互相演戲的時候,王霄看著沒勁選擇了後退離開。
人群都聚集起來去看唐玄宗和安祿山演戲,遠處的山洞裡,晁衡正在向著楊貴妃表露心跡。
對於這種設定,王霄表示難以理解。
大唐的風氣再開放,也不到這種程度吧?還是說,扶桑人不懂得貴妃是什麼個意思?
毫無意外的,那邊談崩了。
肥環面無表情的離開,路過這邊的時候看到王霄環抱雙臂靠在一旁看熱鬧,氣憤不過路過的時候在他腳上踩了一腳。
王霄鬱悶,關我屁事啊,踩我作甚?
走到晁衡身邊,王霄疑惑的詢問「你說什麼了,她這麼生氣?不會是想讓她跟你私奔吧?」
晁衡的面色有些沮喪,目光迷離的搖著頭離開。
極樂之宴一直開到了天亮才算是結束。王霄回到家裡睡了一覺,下午的時候晁衡找到他一起去為李白送行。
因為寫清平樂,誘發了唐玄宗的妒忌之心,李太白被趕去了南方。
也不知道這是福還是禍,反正是成功的避開了安史之亂的波及。
「太白兄,一壺濁酒盡在不言中。」
來送李白的人很多,基本上長安城裡的詩人們都來了。
這可不是後世那些飯都吃不上的詩人們,這個時代的詩人都混的不錯。
不是在朝中為官,就是家資豐厚。
所以入目皆為紅紫鉅富,只有王霄還穿著平民服飾。
詩人送行肯定是要喝酒,哪怕昨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