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租賃 (第2/3頁)
劉珊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跟私人合作就簡單多了,那就是純商業行為,衛昭只需要找個大財主——大善人就行了,這個善人需要有錢,最好還有人脈渠道,能幫助推廣農技,還不要有太硬的靠山,不然自己還是太惹眼。
衛昭劃拉了半天,腦海中冒出了一個名字——卓王孫。
卓王孫這個名字也許大家會陌生,但卓文君和司馬相如這兩個名字想來大家耳熟能詳,而卓王孫就是卓文君這個富家女的倒黴父親。卓王孫做鹽鐵生意起家,家中豪富,女兒卓文君守寡後和司馬相如相愛,卓王孫反對女兒嫁給這個窮小子。卓文君便跟司馬相如私奔,後來生活貧困,便在巴蜀老家當街賣酒,卓王孫覺得沒有面子,便給了女兒女婿大筆錢財和僕人。
這個故事簡直讓人無力吐槽,雖然後世眾多窮書生對富家老丈人一開始不願意女兒嫁給窮小子這個故事頗有代入感,對卓王孫有嘲諷,但衛昭還是感到了老父親的殷殷父愛。換成誰,也都希望女兒生活好一點,不願意女兒低嫁實屬人之常情吧。講真,衛昭對卓王孫還是有好感的。
如果跟這個大佬合作,想來錢不是問題,只是怎麼說副他呢?
突然,衛昭靈機一動——她覺得機會很快就要來了。
漢武帝時期,推行鹽鐵官營,雖然政策後期的腐敗也讓民眾苦不堪言,但歷史意義不容忽視——鹽一直是財政的重要來源,而控制鐵器,可以有效地維護治安。這個政策縱然有萬般不合理之處,但符合現代人的基本觀念——國計民生的重大行業,國家控制是很有益處的。
當然,現在說這些比較早,漢武帝估計推行政策最大的目的估計也只是打匈奴——控制鐵來製造武器,控制鹽來賺軍費,赤裸裸地與民爭利。爭得好啊,卓王孫估計就屬於這個民的範疇,到時候政策推行起來,有他難受的了。
自己不妨到時候再跟他談,出於為贏得名譽而資助百姓的目的也好,處於營生被斷重新尋找新營生的目的也好,想來卓王孫還是有很大機率同自己合作的。
想到這裡,衛昭放下心來,自己可以再等等,不妨利用這段時間改進下技術。
她開心地想,隨後一身疲憊地從田間返回家裡,正好是晚飯時間,鄭青已經練完了武,乖乖地等她回來。
不知是不是錯覺,衛昭總感覺鄭青似乎變了些,不再是單純的社恐,而是開朗地靦腆,雖然也很少跟外人說話,但是整個人似乎自信了不少,也壯了不少,雖然每天練武,但面板也白了一些,看起來膚質好了不少。
衛昭吃飯的時候多看了弟弟兩眼,滿心歡喜,自我陶醉——這都是我養的好啊。
鄭青看到姐姐又盯著自己,不知道在想什麼,露出了個淺淺的笑,兩個梨渦很是明顯。
“阿姐最近似乎總去田裡,不知是在做什麼?”
衛昭看到弟弟問,自覺也沒什麼好瞞他的,正好教育一下小孩,樹立一下正確的三觀,便把自己最近做的事情告訴了他,然後還不忘感慨:“你一定要珍惜糧食啊,吃多少做多少飯,吃飯要光碟,不要剩飯。你姐姐我這麼不喜歡吃飯的人,都會堅持吃完自己碗裡的飯,絕不浪費。農戶種田不易啊。”然後她搖頭晃腦地吟誦了現代三歲小孩都會背的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鄭青微微一怔,然後乖乖地點點頭:“我會的,都聽姐姐的。”然後抬起臉,滿是興奮,“阿姐好才思,這詩寫的真好。”
衛昭一愣,尷尬地道:“這不是我寫的,額,你別管誰寫的了,記住詩裡的道理就好了。”
鄭青點點頭,又道:“老師最喜歡詩賦,我可以把阿姐的詩抄錄下來,跟老師分享嘛?”
衛昭點點頭,好的作品就要推廣嘛,藏著掖著不像話啊,引導正確的社會風氣,從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