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培養 (第1/2頁)
是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裡,為了保溫龍青青一直沒有休息,等六個時辰一到,她便依次把五十個菌棒給放在揹簍裡,揹著往溶洞方向去。
滅菌之後的菌棒需要冷卻,等待溫度降低至三十度以下就可以接種了。
溶洞常年恆溫,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她來回了整整五趟,累得氣喘吁吁,終於把五十個菌棒全都碼好堆放在溶洞裡。
估摸著溫度差不多後,她又把酒精燈,打孔棒,還有鑷子等工具一一擺好,分別用酒精燈消毒。
這一步是為了防止交叉感染。
先用打孔棒均勻地打直徑約1.5厘米、深2~2.5厘米的接種穴,每個料袋一般打9個接種穴,分3個側面,每面3個,然後將打孔棒旋轉拔出,打孔後立即接種。
把早就備好的試管開啟,小心翼翼的取出菌種。
菌種儘量成塊塞入接種穴,壓緊,略微凸起,避免接種穴汙染。
做完這些,還得注意封口,這次封口她用的是蠟,能夠更完整的儲存。
大概的流程到這裡就結束了。
但整個過程畢竟沒有做到無菌環境,稍微出點偏差,都有可能染上雜菌導致腐敗。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用上金手指了。
她心裡默唸,圓形的神農藥劑出現在她掌心之中。
開啟蓋子,一股清新的青草味道瀰漫出來。
眼前擺放好的菌棒本是黑色的,卻肉眼可見的生長出白色菌絲,快速遍佈整個菌棒。
這是在提高菌種的生長優勢,利用生物之間的競爭關係,搶佔生長空間,徹底壓制其它細菌生長,
雖然在神農藥劑加持下,細菌也會生長,但屬於後來者的細菌根本及不上菌絲生長速度,反而會被壓制,其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眼看差不多了,她急忙將神農藥劑收起來。
接下去她要做的事還挺多,要對菌棒進行翻堆,刺孔處理,這樣可以增加菌棒裡的氧氣含量,排出極速生長形成的二氧化碳,降低水份,促進菌絲生長和成熟。
刺孔在整個菌絲生長過程中需要進行三次,但因為神農藥劑的緣故,整個過程被極速壓縮,她只做一次便相當於正常菌棒生長三十天左右。
具體的刺孔操作,累多不細述。
接下去,她得等到菌絲形成瘤狀形,再來刺孔一次。
這次刺孔後必須嚴格控制溫度,避免高溫燒菌,得每天都來翻堆一次,讓菌棒均勻的接觸陽光,更加有利於生長。
這些流程大概需要耗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到時已經入秋,入秋後就要進行轉色管理,採用袋內自然轉色法,大概需要四十到六十天左右。
等菌棒形成一層棕褐色菌膜,外表極具光澤,整個轉色就算成功。
之後便是正常的控溫控水,等待蘑菇成熟了。
所有一切算下來,能吃上自己種的蘑菇大概得重陽、霜降了。
也正好趕上秋冬蔬菜缺乏的時期,一個菌棒大概能產一斤左右的蘑菇。
咳咳,這些美夢暫且不談。
等給五十根菌棒都刺孔之後,洞口隱約透入亮光,龍青青的肚子也開始咕嚕咕嚕作響。
忙了一整夜,又餓又困。
她走出溶洞,又給洞口做了遮掩,這才回到竹林小院。
秦嬌已經做好早飯,帶著尤誠在一旁認字。
“回來了,快吃飯吧。”
自從確定自己女兒比自己能幹後,她就再也不過問龍青青的事了。
這一大早才回來,她也淡定得很。
看著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飯菜,龍青青感慨,這後勤做的真是相當到位。
吃了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