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類威力最強的核彈,都比不了呢。」
「核彈?」聽林文這麼說我當然明白了他指的是什麼:「你不會想說第一次從月球上轉移的礦石,是傳到了地下吧?」
「我就是這個意思。」林文沉默了一會兒,對我微微點了點頭,說:「戴先生,沒想到你原來知道這究竟是什麼礦石。」
驟逢大難,我心神浮動,渾然沒想到林文並沒有向戴行介紹過礦石的具體用途,聽林文說到核彈,立刻就把氦-3這個熱核反應的原料想了起來。這一下就露了破綻。
「你們以這麼大的代價請我們來,總是要回報的。我的確是有些訊息來源,不過,如果不出這檔子事,你們早晚也會如實對我們宣佈的吧。」我硬著頭皮這麼說著。
「是啊,本來既然已經成功取來了礦石,則今後新能源源源不絕,沒必要也不可能再隱瞞,晚宴時估計老闆就會對你們說明情況。只是現在,嘿嘿,那麼多年精心籌劃,終究是空夢一場。」林文說到後來,不禁有些黯然。
「你們是說,第一塊礦石沒有傳到預定位置,反而誤傳到地底,引發核爆?」夏侯嬰不太明白我們在說什麼,問道。
「是的,那麼多人傳送一件東西,勉強鎖定,但彼此的協同性上肯定出了問題,以至對最終的落點產生了一些幹擾,結果垂直誤差了至少幾萬米,扔進了地幔的巖漿裡。」
(6)
我心裡奇怪,既然已經挑明自己知道此事,也就不遮遮掩掩,直接把自己的疑問說了出來:「林博士,我知道這是氦-3礦石,我對核物理不是很瞭解,但印象中氦-3是很穩定的。而且雖然說氦-3大大降低了核反應的啟動溫度,不用上億度那麼誇張,但是地幔裡的巖漿不是才幾千度嗎,怎麼可能讓礦石發生爆炸?」
「幾千度當然不可能讓氦-3礦爆炸,而且地質學上目前公認的地幔溫度,也就是幾千度。現在爆炸發生了,那只有說明,地幔、至少是某些地方的地幔並不僅有幾千度,現在地質學的普遍看法需要修正。」
「啊?」怎都覺得,這樣就推翻所有地質學家公認的東西,未免失之輕率。
「怎麼,聽起來你覺得我這個結論下得有些糙率?呵呵,從事實反推,得出這樣的結論再正常不過。實際上,關於地底的情況,再優秀的地質學家也只瞭解了個皮毛。你知道地幔究竟是什麼東西嗎?」
「地幔應該是由巖漿組成的吧。」我搜尋著腦子裡這主面的常識回答。
「那又是怎麼知道那兒都是巖漿的呢?」林文反問我。
「應該是有探測過吧。」
「探測?我告訴你吧,人類現在造得出的再好的探測儀器,都穿不透地殼,更不用說什麼地幔地核了,什麼充滿了巖漿的地幔,還有大多數成份為鐵的地核,這些全都是推測。要想證明,只有打個洞鑽下去看個究竟。」
「只是推測?」這讓我有些意外。我記得小學時就看過地殼、地幔和地核的透檢視了,成份厚度什麼都說得一板一眼,沒想到這都只是推測啊。
「當然。我說打洞那真的打洞,像現在日本人就在海底打洞,因為那兒的地殼比較薄,不過目前他們離成功還遠著呢。史上最龐大的鑽地工程是1970年蘇聯人幹的,他們在俄羅斯的科拉半島選了個點,希望能鑽到15公里的深度。19年後他們終於放棄時,鑽到了一萬二千多米的深,還沒有深入到地殼的三分之一,但地殼只代表地球大約03的體積。」林文竟說起了一段科學掌故,不知他想說明什麼。
「可就算是這次鑽深的深度有限,所發現的東西……嘿嘿,在他們鑽到那麼深之前,一些研究地震波的科學家很有把握地預言,他們會在4700米深處碰到沉積巖,接著往下是2300米厚的花崗巖,再往下是玄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