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下午的時候,就有訊息傳來了,溫君帆武試第二,但是在所有武舉人人,溫君帆是文采最好的,要不是他出身有待商榷,只怕這文武雙全的名聲是要掛在他腦門上的。
這最後一日,皇上也是會到場的,王爺佔著自己生死不明這絕妙的時機不去上朝有些日子了,今兒皇上見到他那眉飛色舞,神采奕奕的樣子,狠狠的毫不留情面的打擊他,連帶把王妃算在內了,皇上秉著一個君王對臣子的關懷問了一句,欲求不滿之症治好了?
在場的文武大臣不下百人啊,一個個都憋紅了脖子,王爺雖然臉忍不住紅了,但是渾然沒有放在心上,裝耳聾,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唄,王爺沒理會皇上,扶著王妃坐了過去,回頭狠狠瞪了眼皇上,這事回頭咱再算,先忍著,免得鬧得人盡皆知,王爺這不理人的態度惹惱皇上了,皇上瞅著王妃,問王爺可要他賜美人給他,看著王爺那瞬間黑了的臉色,皇上心情大好啊,就是見不得他過,不知道為什麼?守在皇上身邊的安公公直搖頭啊,皇上真是沒事找罵沒事找嗆,三天不和錦親王抬槓,似乎就有些提不起精神,今兒要不是聽說錦親王會來,皇上才想不起來這事呢,真是……安公公搖頭,想起右相親自擬寫的祭文,皇上那大笑的樣子,安公公忍不住憋笑了,回頭皇上肯定會讀給王爺聽的,最後倒黴的肯定是右相大人,安公公同情的看了眼右相,右相渾身一激靈,直望天,武舉這麼重大的事,皇上都來了,下雨可就晦氣了。
這些武舉是皇上欽點的,在這戰亂隨時可能掀起的古代,武將顯得尤為重要,當然文官也重要,那話怎麼說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這守江山主要還是靠這些文官出謀劃策,皇上看溫君帆那麼出色的表現很滿意,最滿意的還是他的態度,因為以他的水平完全可以奪第一,但是他沒有,雖然第一和第二差別不是很大,可是傳揚出去,名聲可就大了去了,他一個罪臣之子,還是避著點的好,就因為他這一舉措,皇上難得撇下成見誇讚了他兩句,年少有為,前途無量。
皇上這一誇讚可了不得,文武百官都讚揚皇上仁君是聖明君王,皇上很受用啊,高高興興的回宮去了,王爺要給溫君帆慶賀,溫君帆婉拒了,他要去把這個訊息告訴爹孃去,王妃同意了,王爺也無話可說,自古孝子多忠臣,君帆孝順他自是樂意了。
武試三天後,溫君帆的任職令就下來了,京都城門守備,聽著很拗口的一個官職,品級卻不算小了,從五品,再京都裡也算是首屈一指的了,什麼軍功都沒有就得了個從五品的官,讓人各種羨慕嫉妒恨啊,不過這官是右相舉薦的,隸屬右相門生手下,皇上對右相很信任,有他的人監督著,可以重點考察一番他,怎麼說也是錦親王的義子,完全可以拋開了國公府另看了。
溫君帆有了出路,高興的不止大太太和大老爺還有君瑤,王妃真高興了,這些日子就算她再怎麼想去監牢看大太太和大老爺都忍了,不過王妃可沒忘記君帆的終身大事呢,比試那日,王妃還瞧見他比試的時候抽空看靜宜,可見心裡沒有放下,王妃也注意了下靜宜郡主,左思右想了半天,跟宛清提道,&ldo;明兒母妃想去長公主府給君帆提親,你跟母妃一塊兒去?君帆和靜宜年紀都不小了,這一耽擱,母妃怕出什麼變數。&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