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貪腐之案 (第1/2頁)
齊朝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到這,吳江突然笑了,那笑聲乾澀而刺耳,如同夜風中搖曳的枯枝,帶著幾分戲謔與挑釁。他抬頭,目光穿過齊朝歌,彷彿望向了更遠的黑暗,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弧度。“公主殿下,我吳江接到銀兩時,便只有這一萬兩。”
齊朝歌與陸九槐交換了一個深邃的眼神,她目光如炬,彷彿能穿透一切偽裝直抵人心。“吳江,你以為僅憑這荒謬之詞,便能逃脫罪責?本宮希望你從實招來,免受皮肉之苦。”
吳江的笑聲在空曠的營地中迴盪,帶著幾分諷刺與不屑。“公主殿下,您真是天真得可愛。這賑災銀兩,從京都那金碧輝煌的宮殿中出發,沿途經過多少州縣,每一站都要‘打點’一番,層層剝削,層層盤剝,到了我這林州,還能剩下多少?一萬兩,已是我吳江能見到的最大數目了。您若不信,大可派人去查,看看這官場之中,有多少雙貪婪的眼睛盯著這些銀子,又有多少雙手,在暗中操作,將它們一點點蠶食殆盡。”
齊朝歌聞言,身形微顫,彷彿被重錘擊中,臉色瞬間蒼白如紙。她凝視著吳江那張扭曲而複雜的臉龐,心中湧動的不僅是憤怒,更是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悲涼,原來齊夏的朝廷竟已腐敗至此。
齊朝歌緩緩轉過身,夕陽的餘暉在她身上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顯得格外孤寂而沉重。她輕啟朱唇:“來人,將吳江押解回京,交由刑部嚴審,務必查清每一筆賑銀的去向。”
兩名士兵應聲上前,一左一右架起吳江,他的身影在夕陽下拉長,顯得更加狼狽不堪。
夜深,萬籟俱寂,營帳內僅餘幾盞昏黃的燭火搖曳,映照著齊朝歌專注而凝重的面龐。她坐在案前,手執骨雕羽毛筆,筆尖輕蘸墨池,墨色緩緩暈開,如同她心中翻湧的思緒。案上鋪展著一張潔白無瑕的宣紙,正等待著即將落下的文字,承載起盂縣這一場風雨欲來的真相。
劉侍郎與陸九槐輕掀簾幕,步入營帳。營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劉侍郎緊鎖的眉頭,他緩步至案前,聲音沉重而清晰:“殿下,一萬兩賑災銀,無法重建這滿目瘡痍的家園。更甚者,眼下瘟疫肆虐,百姓苦不堪言,藥材短缺,沒有銀子,無異於等死。”
齊朝歌聞言,鳳目微眯,周身散發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即刻傳令,查抄知州府,務必詳盡無遺,所有貪墨之財,一釐一毫皆不可放過,盡數充作賑災之用。”
劉侍郎聞言,面色微變,他躬身向前,壓低聲音,語氣中透著幾分謹慎與憂慮:“殿下,微臣斗膽,陛下尚未明旨定吳江之罪,此舉恐有不妥。若公主貿然行事,恐傷及朝綱,更添陛下憂慮。”
齊朝歌深吸一口氣,聲音雖輕,卻透著不容反駁的力量:“國難當頭,民不聊生,本宮豈能坐視不理?父皇若知此情此景,亦會贊同我之所為。劉侍郎,本宮會修書至父皇,一切罪責本宮來擔,你且聽命行事。”
劉侍郎聞言,身子微顫,目光中閃過一抹決絕與敬佩,隨即躬身更深,聲音雖輕卻堅定:“殿下高義,微臣遵命。”
劉侍郎退出營帳後,營內更顯寂靜,齊朝歌緩緩坐下,眉宇間凝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目光轉向身旁靜默的陸九槐,聲音裡多了幾分沉重與探尋:“陸大人,你如何看待這些州縣之中,貪墨賑災銀兩之事?”
陸九槐聞言,目光深邃,沉聲道:“殿下,貪腐如蛀蟲,侵蝕著國家的根基,更讓百姓雪上加霜。但此事複雜,背後或許牽扯甚廣,往往盤根錯節,非一朝一夕所能理清。臣以為,當務之急,應先將所知情況詳盡整理,快馬加鞭呈送陛下御覽。"
齊朝歌輕嘆一聲,緩緩提起案上的羽毛筆,筆尖飽蘸濃墨,於宣紙之上緩緩落筆。
幾日後,朝堂之上,因齊朝歌的一封書信,掀起了巨浪。
大殿之上,龍涎香嫋嫋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