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徵士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的努力都要灰飛煙滅。
這些沈兵可以不關心,但有可能要搭上自己的小命……沈兵就不能不關心了。
這事只有找楊端和這樣的決策者才有用。
好在沈兵現在配了馬車,於是叫上馬夫「駕」一聲就朝城內的兵營疾馳而去。
是時楊端和王翦正在帥帳內商議著護糧剿匪的進展。
邯鄲附近多山,尤其是西部運糧方向更是如此。
流匪總是突然出山襲擊,搶了糧後又逃入深山,讓秦軍十分頭疼。
此時情況雖有好轉,但糧隊、驛站被偷被搶甚至出現人員傷亡依舊十分頻繁。
就在這時親衛來報:
「大將軍,將軍,砲師工師沈兵求見。」
楊端和把目光投向王翦。
王翦在這他可不敢下令。
王翦眼盯著地圖頭也不抬的回了聲:「見!」
親衛應了聲就領命而去。
當沈兵站在帳內時就看到了王、楊二人。
這還省了些功夫,免得還要再說一遍。
王、楊兩人聽了沈兵分析的一番話後不由面面相覷。
他們一心撲在護糧、剿匪及屯田上,不知不覺就把城內給忽略了。
楊端和暗自抹了一把汗,道:
「真是攻城容易守城難。」
「若非工師提醒,今趟我等只怕要鑄成大錯了。」
王翦也連連點頭:
「工師說的有理,我等應謹防城內民變!」
這倒不是王、楊二人守城經驗不足。
而是之前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之前秦國頂多就是攻城掠地拿下一城一地,然後派重兵把守就差不多了。
而此時卻是滅了趙國。
滅趙時本身損失慘重全軍不過十餘萬人。
且這十餘萬人又要分三郡防守。
分了三郡之後還要屯田,又要護糧剿匪……
也難怪就連沈兵一干人都成為守城主力。
這情況讓王、楊二人一時焦頭爛額恨不得把一個兵掰成兩個用。
想了想,楊端和就建議道:
「為今之計……把部隊調回城內?」
王翦馬上就搖頭否定了這個想法:
「若把部隊調回城內,城外便無法護糧,且屯田人手也不足。」
楊端和皺眉道:
「可至少能保證城池安全!」
如果連城池都丟了,那麼城外的屯田和護糧依舊無用。
只不過,要調多少部隊回來才夠呢?
一萬?
兩萬?
還是全調回來?
誰也不知道城內百姓是否會暴動,或者萬一暴動了會是多大規模。
所以調兵回來也不是個辦法。
沈兵在路上已想好了方案,他拱手建議道:
「大將軍,將軍!」
「屬下以為最好的應對之策便是減稅。」
王翦臉色一沉,說:
「工師之意,是將租稅減至十二稅一?」
沈兵搖頭道:
「屬下以為,應以賑災為名免去田稅。」
「另外再將租稅減至十二稅一,並承諾將來也與秦同制。」
「除此之外,另需一些糧食無償贈予並加強宣傳攻勢。」
王、楊二人不約而同的朝沈兵投去疑惑的目光。
宣傳攻勢?
什麼鬼?!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