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徵士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腦袋進水了還差不多。
這隻怕就是不同時代的鴻溝。
所以沈兵以為仞應該為編入砲師而慶幸,事實卻是仞正為此悶悶不樂。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投石機打出的麻衣火彈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這從邯鄲城內沒有多少火勢可以看得出來。
這直接導致秦軍的攻勢徒勞無功,攻了一整天也沒能攻下,只在城腳留下大片的屍體。
楊端和當晚就找到了沈兵,問:
「麻衣火彈可否打得更遠些?」
「那些趙兵必是看出麻衣火彈的射程,將附近房屋清空了。」
「若是無法打得更遠,只怕徒勞無功。」
沈兵想了想,就回答道:
「更遠些也並非不行,只是屬下認為同樣也是徒勞無功。」
楊端和不解的問:「此話怎講?」
沈兵回答:
「縮小麻衣火球的體積或可以增加一些射程。」
「但其威力便大大降低……」
什麼原因就不用說了,體積減小就意味著能包裹的松脂和麻衣更少,於是燃燒值更低也更易被撲滅。
沈兵繼續說道:
「另一方法便是將投石機往前推,然後再用高臺將其架高。」
「如此一來便可使火彈在城內的行程更遠。」
這需要稍微解釋一下,所以沈兵在地上畫了個示意圖。
高臺增加投石機高度用於解決火彈能否越過城牆的問題。
往前推,自然就能使火彈打得更深。
問題就是要冒著被趙軍城牆投石機和弓弩壓制的危險。
不過楊端和當然不在意這點危險,他一聽這方法就點頭贊道:
「好計,明日攻城便這般行事。」
「不,今晚我等便搭起高臺。」
「天色一亮就開始攻城。」
沈兵遲疑了下,就反對道:
「可是將軍。」
「趙軍若是對火攻有所防備,必會事先做準備。」
「我等便是勉強增加射程,只怕也無法傷其根本。」
火攻這東西尤其是向城牆拋射火球的火攻,更多的應該是出其不意。
比如,楊端和火攻當晚若一開始就四面同時火攻……
那邯鄲的火勢只怕都控制不住一把火就此燒光了。
但是現在,趙軍有了準備這火勢便很容易控制。
說來說去就是拉倒幾幢房整一個隔離帶出來的問題。
只要這條隔離帶夠寬、夠長,外面怎麼燒火勢都不會往裡蔓延。
楊端和苦惱的說道:
「其實我等都知道圍而不攻才是上上之策。」
「但大王有令不得不從。」
「更何況,大王已親自趕往邯鄲,不日便至。」
「若那時邯鄲還未拿下,只怕大王怪罪下來……」
沈兵當時就懵了。
大王?
說的難道就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要親監邯鄲督陣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