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徵士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古時城池的木房通常是一間連著一間一排連著一排,是以最忌火災。
這便是古時往往對縱火者治以重罪的原因。
夜裡打更人也常一邊報更時一邊喊「小心火燭」,時刻提醒防火。
當然,此時邯鄲的情況就不是「小心火燭」可以解決的。
邯鄲原本對外部來的「火」也有防護。
只不過之前的防護都是應對火箭。
火箭自城外曲射進城五十步頂天了。
於是城牆往內五十步範圍沒有建房。
這麼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地形開闊便於調兵譴將和調配物資。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
秦軍用的是投石機,那射程便比火箭多出百步有餘。
而且那還是麻衣火彈,它重量輕、彈性好、著火快。
拋到城內後就蹦蹦跳跳四處亂跳、四處亂燒。
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放火的必備良彈。
不過一會兒,原本實施宵禁安靜異常的邯鄲就像煮沸的水般亂了起來。
喊叫聲、潑水聲、驚呼聲……
而此時楊端和又乘機指揮兵士朝城池發起猛攻。
一時火光熊熊殺聲震天,城頭前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看著那一群群在夜色中像螞蟻似的沿攻城梯往城牆上攻的兵士,沈兵不由再次感嘆身在砲師的好處。
沈兵不知道的是,他的麻煩並非來自前方的邯鄲,而是來自身後……
砲師工匠對沈兵任工師是持歡迎態度的。
這不僅是因為沈兵此前表現出的能力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利益。
最大的利益,便是「集體論功」。
「集體論功」可以說是秦時二十軍功爵位制又一先進之處。
商鞅變法之前,功勞大多是計在將領身上。
這顯然會有許多問題:
比如將領不顧部下傷亡,為了勝利和功勞可以用部下屍體去填。
比如部下明白勝利和功勞與自己幹係不大,於是消極保命士氣低落。
若是以集體論功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每戰不只是簡單的取勝就行,還須己方戰損低於殺敵數才計功勞。
這迫使為將者不得不想方設法儲存部下生命。
這又會反過來團結部下奮勇殺敵形成良性迴圈。
所以,沈兵勸降了百餘名騎兵並將這功勞分出去,其實並非沒有好處。
分到功勞的部下會因此感激沈兵,沒分到功勞的工匠便希望納入沈兵制下將來好加官晉爵。
於是,沈兵很快就得到眾人的支援:信沈兵得爵位。
何況沈兵還屢次力攙狂瀾救秦軍於危難之中,還接連發明新玩意……
在這情況下便是沈兵不接任這工師只怕都有人不願意。
甚至沈兵爵至「不更」還有人擔心他會就此返鄉。
這要是讓沈兵走了,他們上哪去找這外掛般的「帶練」啊?
甚至不只是砲師,便連其它隨軍工匠比如刃師、械師以及攻城師、防師等都盯著砲師的位置。
若不是因為戶籍所限,便連甲士都想往砲師擠……
以往甲士威風那是因為晉爵快。
現如今砲師不只晉爵快還危險少,自然就是眾望所歸。
但正謂「樹大招風」,沈兵晉升得如此快速自然會觸犯到某些人利益。
陳隗便是其中之一。
話說這陳隗的爵位也是不更。
只不過陳隗是繼承了祖上三代傳下的簪裊爵。
再加上他自身兢兢業業在軍中效力二十餘年才到今天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