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畫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注:在看後面的劇情前,這裡我說下哈,讀者老爺們對我說的麵食饅頭的一些問題有疑問。我還是要做下解釋,不然,後面很多劇情會覺得有問題。這些都是我仔細查閱資料得出的結論。
1:從商周時期到唐初人們的主要食物是小米,麥子因為脫殼非常麻煩,比小米這些難很多,因此沒有成為主糧。
2:麥飯在周朝時期有食用的記載,而且《周禮注》稱:三農生九穀,稷、秫、黍、稻、麻、大小豆、大小麥也,遺憾的是小麥排在最後。
3:麥子的第一次推廣,是漢武帝,但是那時候也只是得到一定的推廣,也誕生了餅這東西,至於口感如何,只能說,扎嘴。因為這時候的麥餅混有大量的糠殼。
4:諸葛亮發明饅頭的說法,在正史無任何記載,最早出現諸葛亮發明饅頭的記載來源於宋人高承所著的《事物紀原》,但是缺乏絕對的證據,另外從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南征只是,他也最遠到達現在的四川西昌(越巂郡)連瀘水的邊都沒到,他如何祭祀?所以諸葛亮發明饅頭存疑。
5:最早對普及麵食起關鍵作用的是張仲景,他發明了餃子,然而這個餃子主要是用來治病,且不是用發酵的麵粉製作。
6:南北朝的《齊民要術》記載餅的一些製作,但是沒有推廣開。
7:南北朝出現了重型石碾。這才是麥子的脫殼完全的關鍵性工具。
8:唐朝中期,重型石碾的全面推廣,麥子終於完成完全脫殼,各種麵食,餅類才開始完全展現開來,宋朝達到高峰,因此小麥才代替粟米成為人們真正的主食。
。。。。。。。。。。。。。。。。。。。。。。。。。
看著劉君邛在這裡傻笑。
馬廄管事心想:“這二爺難道又犯愣了?居然看到這些餵馬的雜稼就這麼高興。”
劉君邛回過神來,問馬廄管事:“有沒有脫了殼的麥子。”
馬廄管事一臉疑問:“脫了殼的?這玩意兒要脫殼的嗎?這雜稼也就災年我們吃吃,實在是卡喉嚨。”
劉君邛嘴巴一抽,好傢伙,感情你們吃麥子是直接連殼帶糠一起吃啊,也不怕把你們的食道給割了。
劉君邛回想了下自己透過學習中國古代美術史上的一些圖文文獻得知:中國古代最早的磨和碾,相傳是魯班發明的,而專門用來脫殼的石碾,最早出現在南北朝,估摸到唐初也就百年左右。
也就是石碾的出現和完善,才讓麥子和水稻這種穀物糧食得到普及,不過現在麥子還被這些人稱之為雜稼,那就說明,石碾還沒有普及嘛。
哎,看來要吃口麵食,還得把石磨,石碾,風車這些遠古的農具給弄出來才行啊。
劉君邛問馬廄管事:“我們府上有石匠沒?”
馬廄管事連忙點頭:“有!我們府上的匠人都有,石匠,鐵匠,泥瓦匠,木匠,捏匠全都有。”
劉君邛一聽大喜,哈哈,這是要發財的節奏啊,特麼的,穿越到國公府就是爽,這些技術性人才都配齊了呢。
劉君邛這時候腦袋裡面出現了幾百個剝削,哦不,實現這些匠人價值的方法了。
不過先把石匠和木匠找來吧,先解決吃包子饅頭的事情再說。
劉君邛提著一大袋十來斤麥子回到自己小院,只見劉弘基,姜氏,劉小娥已經在小院裡面邊玩耍邊等著劉君邛回來做菜了。
大家見到劉君邛,劉小娥一個飛撲,就掛到劉君邛的身上,像個八爪魚似得。
劉小娥:“二哥,今天我們吃什麼好吃的呀?”
劉君邛問劉弘基:“阿耶,您聽說過饅頭這種吃食沒?”
劉弘基想了下,搖頭:“沒聽說過。”
劉君邛疑惑:“咦?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