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平南和靖南二位王爺就相繼調走了城內的旗兵回防廣州,在新會只留少量旗兵並一部綠營駐守。眼下,新會守軍人數不足三千,現在又被吳進忠帶了一半到圭峰山來,城內守軍兵力就更少了,真要是哪個不開眼的土匪或是明軍殘部趁機攻城,對守軍倒是個大麻煩。
明軍殘兵和土匪一直是新會城防的又一威脅,雖和李定國動不動就是數萬人的大軍相比,前者人數少得可憐,威脅也小得多,新會城也基本上沒有被這些人攻破的可能,但他們的存在終究是讓人頭疼的事情。
數月以來,吳進忠已是數次派兵出城進剿附近山中的土匪和明軍殘部。就是這圭峰山也派兵來過兩次,不過每次剛剛進山,那些土匪要麼就遠遠躲進山中,要麼就是化整為零藏起來,就是沒幾個敢和清兵一較高下的。一些明軍殘兵則是沿著西江和譚江活動,新建的廣州水師也拿他們沒有辦法,江那麼長,誰知道這些殘兵躲在哪邊。就算知道,等水師趕過來,這些殘兵也早跑了。岸上方圓百里可以說都沒有什麼人煙了,沒有了那些里正保長向清軍通風報信,哪裡找得到這些殘兵的蹤影。
好在吳進忠派兵出城剿匪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保境安民,廣州那邊也沒有讓其肅清地方,所以他不需要和上面有什麼交待,派兵出城只是震攝一下那些土匪和明軍殘兵,讓他們離新會遠些,若是能夠有些繳獲更好。至於土匪們躲哪,藏哪。吳總兵根本就不關心,在他看來,這些人根本就是上不得檯面的東西,現在官軍不過是顧不上他們。真要是想剿了他們就跟捏死螞蟻一般簡單。
新會城對於廣東清軍的意義和新會百姓對於廣東清軍的意義根本不能相提,休說眼下的新會境內根本沒有什麼百姓,就是有百姓,清軍也不會去理會他們是不是飽受匪患。只要新會城在清軍手中,吳進忠就能踏踏實實睡覺,百姓的死活與他何干?這城中的百姓他吃得還少嗎!
這一回要不是太平軍後營突然來到新會境內。且人數比新會守軍和倖存百姓都多,對新會城造成了自李定國大軍撤走後的最大威脅,一直在城中忙著和新納的兩房小妾快活的吳總兵也不會親自率兵出城進剿。
探子來報訊時,吳進忠還不相信有這麼一支人數眾多的兵馬出現在新會境內,因為前面的肇慶、羅定、雷州並沒有相關軍情傳來,這麼一支人馬又是從哪飛過來的!等到他親自帶人察探後方確信眼前黑壓壓一片、看不到頭的人馬真是衝新會來的。
起初,吳進忠還以為這是李定國的兵馬又殺過來,嚇得險些要向廣州發去求援急報,後來才發現這不過是一支打著明軍旗號的土匪流寇,人數是很多,可多是老弱婦孺,內中能戰的兵丁看起來怕是連千人都沒有。
人多兵少,吳總兵自然就鬆了口氣,這支打著明軍旗號的隊伍也自然成了吳總兵眼中的肥羊,至於這支人馬為何從新興那裡過來,又是如何避過肇慶清軍跑到這裡來,來的目的又是什麼,吳總兵都不關心,他只知道絕不能讓這支隊伍從他眼皮底下跑了,更不能讓他們對新興城造成什麼麻煩。
平南王剛剛向朝廷舉薦自己出任廣東總督,在這個節骨眼上,吳進忠不敢出一點紕漏,雖說有平南王保舉,可廣東總督李率泰卻並不滿意平南王的保舉,而且對他這個非旗人很有成見,認為廣東提督應該由旗人出任,而不是由一個曾當過流賊的降將出任。為了以示自己並不是針對平、靖二藩,李率泰更是將李成棟的教訓搬出來,再三強調廣東提督絕不能由流賊出身的降將擔任,就是不由旗人擔任,也應由那些明軍出身的綠營將領出任,如此才是穩妥之策。
聽到風聲的吳進忠自然大為惱火:李成棟那反賊能和我比!我對大清忠心耿耿!我對大清忠心耿耿!
惱火歸惱火,可吳進忠卻拿這個皇親總督大人沒辦法,所幸平南王和靖南王都對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