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第1/2頁)
果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接下來,又說叱雞不能司晨。洋女人不滿,說若母雞既能下蛋又能打鳴,豈不是大好事?他說若是這樣,便是不祥之兆,國家會滅亡。
這一說,不由激起眾人不滿,眾洋女也不管他是外交官員,一齊質問他,他幾乎下不了車。但他一到使館卻仍十分得意,且意氣飛揚、雄心勃勃,認為自己能說會道,富有辯才。他見了李鳳苞便說,郭某人使英一年,一事無成,就如修約一事,簡直是求榮反辱,他劉錫鴻可不會重蹈覆轍,一定要把中德條約改過來,凡不利大清、不合國際公法的文字一定要去掉。
說得那麼把握十足,李鳳苞還以為他果真有什麼超凡的手段,或有舌辯之才,能效蘇秦說合六國。於是一邊冷眼旁觀。
劉錫鴻晉謁過德皇呈遞了國書後,接下來便馬不停蹄地去拜會各世爵大臣。他信任一個德國人,名那多威,此人同治末年曾擔任駐上海領事,能說華語,談起大清國在列強脅迫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他顯得十分氣憤和同情,又說只要說動德國帶頭修改條約,放棄特權,其他各國一定也會不再堅持。
劉錫鴻不加細察,認定那多威神通廣大,且對大清國友好,乃由那多威帶著四處拜客,見廟就燒香,廣為遊說。德紳中,居然也有一些人認然在理。德國的首相俾斯麥素有&ldo;鐵血宰相&rdo;之稱,德國的國政,便操在這個&ldo;鐵血宰相&rdo;手上,凱撒威廉一世不過肩其虛名。何所謂&ldo;鐵血&rdo;?&ldo;鐵&rdo;即指大炮和軍刀,而&ldo;血&rdo;即指上陣打仗,流血犧牲,所謂軍國大事,不能操之清談,即殺人盈城、伏屍百萬亦在所不惜也‐‐此語見於俾斯麥在德國議會上的一次發言。足見其人從政及與他國外交之手段。
劉錫鴻到達德國時,正碰上俾斯麥宣佈議會休會,國家處於無議會的軍事獨裁時期。他不清楚這些,卻把修約的希望寄託在俾斯麥身上,想遊說俾斯麥。他打聽到俾斯麥出身容克貴族,而那多威說他也出身容克貴族,於是他便透過那多威,千方百計去討俾斯麥的喜歡。
此事連翻譯博朗也認為不妥,可劉錫鴻根本不把一個小小的翻譯放在眼中,博朗的話自然聽不進。聖誕節前,他竟讓那多威以賀歲為名,送俾斯麥一張一萬馬克的支票,且說這是大清國官場的&ldo;規矩&rdo;,名為&ldo;節敬&rdo;。除了這&ldo;節敬&rdo;,還有&ldo;年敬&rdo;、&ldo;冰敬&rdo;和&ldo;炭敬&rdo;。他見本國官可錢買、政可賄成,以為洋人也行這一套,且做得一點也不漂亮。俾斯麥是何等樣人,眼下正目空歐洲、虎視世界,又豈是區區一萬馬克可買得動的?當下擲還支票,且把那多威狠狠地訓斥一頓。
不久,此事即被捅到了新聞界,立即見諸報端,鬧得沸沸揚揚。這以後劉錫鴻去拜會俾斯麥,俾斯麥便只讓外相與他見面,劉錫鴻再也見不著首相了……
郭嵩燾聽李鳳苞說完這些,不由冷笑不已。
難產
儘管如此,國內撤換或懲戒劉錫鴻的上諭卻遲遲不見到來。看來,弟弟侖燾所獲訊息不確。就是自己對劉錫鴻的彈劾也沒有迴音,倒是正月過後,他卻接獲兼使法國的諭旨。
法蘭西也是他嚮往已久的地方,不論是凡爾賽宮還是拿破崙一世建造的&ldo;軍隊光榮凱旋門&rdo;,他都曾不止一次聽洋朋友說起,且心儀不已。眼下能兼任駐法公使,得往來經過英吉利海峽,出入歐洲兩大最著名的都會,那應是別人難以想像的美事,何況身兼兩職,足見朝廷重視。
想起劉錫鴻的橫逆及對自己的詆毀,這一道任命也可說是一種無言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