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頁)
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湯也美,肉也佳。而今,客家每宴不離此菜。
廣東菜最出名的應算潮菜。潮菜精細,色、香、味俱佳。潮菜主料是海鮮。因潮汕面海,四季魚蝦滿倉。一尾魚,有煮、炸、燉、煨諸種做法。往往一桌潮菜十二道,海鮮就佔了一半以上。多種做法應有盡有,吃了一席“潮菜”,真令你不辭長作潮汕客。潮州菜最出名的是“蠔烙”,則是把新鮮的大蠔攪拌薯粉,加些蔥白,猛火煮烙,上鼎後撒上少許胡椒粉,醮“魚露”,吃之,不小心連舌頭也吞下去。
廣東人的飲更出名。毛澤東曾曰“飲茶粵海未能忘”。誰飲了廣東的茶,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廣州人盛行喝早茶。早上,廣東的酒樓大都變成茶樓。當然也有特設的專營喝早茶的茶樓。廣州人大都沒專吃早餐的習慣,不管老的少的,備了兩塊錢,就鑽進茶樓裡,要了一壺茶(往往茶是免費的),然後買了幾樣早點,也就是兩塊錢足矣,就能美美的喝上一餐早茶。當然,有貴客來了就不一樣,大都帶往較名貴的酒樓。目前,人均二三十元就喝得美滋滋的。
廣東人喝茶最精細的要數潮汕功夫茶。主要體現在茶具上。中國各地的茶具,儘管千差萬別,但大體都是大杯大盞,高跟口杯,罐頭玻璃杯,搪瓷大碗……都離不開紅樓妙玉師傅所諷的“驢飲牛飲”。這主要是各地盛行以泡為主的“綠茶”和“紅茶”,放一撮下去,開水衝滿,喝個一天半天的。但這當然是由各地的氣候環境所決定的。如北方的氣候乾燥,需要大量的飲用茶水。內蒙古、西藏等地日日飲奶類,沒大碗的茶水難以解膩……作為潮汕(包括閩南一帶),氣候溫和,土地溼潤,人喝茶喝水量較少,一少就講究精,於是就造就了潮汕工夫茶的精細功夫了。而精緻的茶具是最有特色的,一套茶具就是一套精巧的工藝品。潮汕工夫茶具,有人說有四寶,有人說八寶,而其實有十寶,即:陶壺(或蓋甌)、瓷杯、錫罐、小砂鍋、茶洗、茶碟、泥爐、羽扇、茶櫥、風爐櫃。
潮汕工夫茶衝法也特講究,曰“高衝低斟,刮沫淋蓋,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即提水鍋向茶壺裡沖水時要高,讓水撞擊茶葉,加速分解,提茶壺沖茶時,壺與茶杯距離要低,以免濺起泡沫,這叫“高衝低斟”;第一沖沖水入壺時,這時要用壺蓋斜抵壺口輕輕刮出,蓋上後,再朝蓋上淋一次水,把粘附在壺口四周及壺身上餘沫及茶葉小微粒沖走,這便叫“刮沫淋蓋”;沖茶時,要靠手腕轉動,在三個小杯中巡迴衝出,使三個小杯“機會均沾”,使注入的茶濃淡一致,這就叫“關公巡城”;到最後,茶壺裡只剩下些許濃厚的茶葉的時候,再輪流向每個茶杯傾注幾滴。散文大師秦牧曰:“這最後一點茶被認為是‘精華’所在,總得讓每個杯子都分以幾滴才好,這樣才不‘厚此薄彼’。”(秦牧《中國茶道》)這便為“韓信點兵”。
楔子(7)
潮州工夫茶道之所以歷代相沿,在世界頗負盛譽,主要是體現“和”、“愛”二字。和、愛本一家,有和才有愛。正如潮汕老藝人張華雲所言:“茶是具有敬愛、慈愛、恩愛和友愛的意味。”《茶譜》曰“人飲春茶,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也”。傳說清有一大臣見乾隆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答道:“君不可一日無茶”。乾隆吃茶之法與潮州工夫茶道同,故活到88歲……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國君。
因而,潮汕工夫茶流傳千古不衰,越傳越普及。目前,閩粵二地大都流行。現在連政府宴請貴賓,也會在飯前飯後先來兩杯香噴噴的潮汕工夫茶。潮汕工夫茶盛行千百年,確實也陶冶出潮汕人那謙謙君子、禮讓待人的良好民風。不然,為什麼會造就出葉劍英這麼出名的儒將,造就出李嘉誠、莊世平……這一個個的儒商,饒宗頤、秦牧這些國學藝術大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