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2/5頁)
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也即龍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
漢傳佛教根據主典經論不同,又分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淨土宗、禪宗、華嚴宗、密宗。
藏傳佛教分為寧瑪派、薩迦派、噶當派、噶舉派、格魯派、覺囊派。
南傳佛教,雲南傣族等少數民族佛教,屬巴利語系,所承宗系多是小乘佛教。
無論何門何派,只要是佛門經典,在這閣樓內都有藏書,另外還有一角藏有其他教派的典籍,雖然不多,但可窺視一斑,增長見識。
閣樓藏書共三萬八千部。蒼風獨自一人在閣樓裡檢視經書,一個上午時間,也只看到一百多部,此速度非常人能比,主要依靠他自己的天賦異能………過目不忘的本事,再加上天道之力的輔助,蒼風看書如同翻書一般,一頁頁迅速翻過,一行行字銘記腦海。
即便如此,以他能力若看完這些經典也要三、四個月時間。
蒼風呆在藏書樓一天未出門,直至華燈初上才被年輕喇嘛引領回到住處,用餐、沐浴、更衣、休息。
盤坐房內蒲團上,蒼風思索著一些問題,一天時間埋首讀書,不吃不喝,不休息,看了約三百部經書,年輕喇嘛說閣樓藏經三萬八千部,全部看完時間太久,他沒這麼多時間呆在這裡。
自從聽完幾位老喇嘛講完五經二論,蒼風心中如同一片湖泊,水平如鏡,無有漣漪與波瀾,對塵世間的牽掛似是了去,又似是存於心中,之前因為劉寒嫣的事,蒼風心似油煎,所有心情只是儘量壓制,做很多事都有些急躁。
現在因為心的突破,對世間事看得很淡,當然沒有著相出世為僧的想法,在他想來劉寒嫣這事因果之間也是必然,急是急不來的,找還是要找,但一切隨緣,他只要按照自己的心去找尋即可。
若有緣自有相聚之日,若無緣苦苦找尋也是無果。
還有十多天,茅山之約就要到期,他必須在此之前去茅山赴約。說不好茅山之約也另有深意。
因為心境的晉升,對天道技典中法術也有了新的領悟及詮釋,一切法不再侷限於形色框架,所謂相由心生,法由心起,無為之心常駐,使得過去的各種法門生死住滅,來往無相,一念起則法生,一念止則法消。
比如夢化眾生,蒼風在睜著睛就可化身白日夢中眾物眾相,所思所感無有分別。
夢化眾生中一夢千萬年,看似超越了時間限制,其實並未真正超越時間,因為所有夢化之身,都是過往之物,一切外相皆是心中所感。
而心,是非常微妙,神秘的。
可以將萬千眾物,千萬歲月,一念即達。
所以蒼風想在明日,嘗試這新的領悟。
……
天亮後,蒼風手提一蒲團,隨著年輕喇嘛來到藏經閣樓。喇嘛離去後,蒼風盤坐在蒲團上面,闔眼閉息,存意無為,夢化眾生隨心而起,半夢半醒中化身閣樓中一部部經典。
正文 第54章、藏經閣中參經典,我無心法悟天道
引言:你對面的世界就是一面鏡子,照出的常常是自己。
…………………………………………………………………………………………………
在蒼風清醒入夢化身經典的時候,布達拉宮另一密室之中,坐著十三位喇嘛,為首一蒲團上盤坐著一位年輕喇嘛,年紀給二十多歲,其他十二位喇嘛分列兩排,各自六人,分別盤坐在為首喇嘛的左右兩邊。
“眾長老怎麼看此人?”為首喇嘛睜開雙眼,環顧眾喇嘛問道。
“……”十二位長老自從靜修中睜眼,各自相看,卻無一人答話。
“十二長老。”為首喇嘛看向左側最尾處的長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