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崩潰邊緣 (第1/2頁)
後天的前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邊的戰鬥完全依照劇本發展,俄國人自2月16日,也就是南線戰鬥打響的第二天開始進攻。到了2月20日,他們終於跨過了利帕河。
50團堅守了五天,然後主動放棄了陣地,因為炮彈已經打光,陣地也破損不堪了。
依託著沿途的山谷和樹林,他們且戰且退,又拖延了兩天時間。
2月22日,西進的俄軍在卡洛夫鎮停住了腳步。50團已經撤回後方修整,接替他們防守的是41團第二營和1200名志願兵。50團經次一役,只剩下了600名作戰人員。他們在這一個周的戰鬥裡傷亡了一千八百人,在加上攻城時近千人的損失,這個4000人的步兵團已經喪失了基本的作戰能力。
南線的133團也不好過。之前依靠靈活的防禦戰術,迫使俄軍無功而返。在修整一天之後,俄軍在2月20日再次發起了進攻,133團故技重施,成功打退了俄國人。
魯道夫在指揮部裡無所事事,他每天的工作就像一個排程員,聯絡著前線和集團軍部,不斷測算著自己能撐幾天,援軍還有幾天過來。約定的一週之期早已過去,再過三天,就到了魯道夫預測的兩個星期。
事實證明魯道夫還是過於樂觀了,第二集團軍確實擊敗了俄國7軍,12軍,新組建的第七集團軍也成功牽制了俄國第8軍。俄國7軍和12軍的狀況很不好,他們損失慘重,並且沒有補給,現在全靠著第8軍的庇護,距離勝利只差臨門一腳。然後第三集團軍出事了,自上次戰役後,他們元氣大傷,只能發揮出半數戰力。在這次戰役中,依靠著博羅耶維奇上將的出色指揮,他們成功抵擋了幾乎兩倍於己的俄國第三集團軍。然後魯道夫就一連收穫了兩個噩耗,俄國出動了一個新的集團軍,這個集團軍加入對博羅耶維奇的進攻,北面的防線岌岌可危。無可奈何下,作為主攻的第二集團軍只能北上支援。支援魯道夫的任務留給了第七集團軍。
這個第七集團軍不用想,就知道是個什麼成分。根據魯道夫的瞭解,這個集團軍底下只有七個師的兵力,其中五個估計都是新編部隊,這些部隊的戰鬥力恐怕和魯道夫的志願兵團相差無幾。這些師基本都是縮水的部隊,一個師下轄三個團。軍備改革前,一個師下轄兩旅四團,事實證明,這種編制的指揮過於臃腫,所以只有十幾個歷史悠久的部隊保留了這種編制。戰爭爆發後,這種認識就更顯得高瞻遠矚了,這種超過兩萬人的師很難指揮,各個參戰國基本都縮小了編制。
埃爾莫利將軍已是仁至義盡,他留下了一直在向魯道夫靠攏的12軍。
面對24軍的進攻,魯道夫完全可以撐到援軍趕來的時候。現在著急的其實是俄國人,他們需要儘快攻佔倫貝格,並在這裡構築防線。指揮部告訴魯道夫,開赴倫貝格的還有一個師,估計是布魯西洛夫的預備隊。俄國不缺乏部隊,他們只是受到了裝備和運輸的限制。
圍攻倫貝格的24軍大約有四萬多人,作戰兵力大抵是兩個師。在與50團戰鬥後,俄軍損失了一個步兵旅,他們在東邊停了下來。
2月22日,133團的陣地被炮火覆蓋。這次,俄軍看出了奧軍火炮不足的弱點,他們不但使用了重炮,還將76野戰炮擺在了前線。在火炮的直接威脅下,魯道夫命令133團不要反擊,全部退回到主陣地,之前反覆爭奪的陣地就這樣拱手相讓了。
2月日,俄軍似乎看出了對面的虛實,眼見133團後撤,他們順勢進攻。陣地先被炮火覆蓋,然後黑壓壓的俄國士兵衝了上來。
文森特從戰壕裡鑽了出來,他現在被提拔為了下士,成為了班長。他清點了一下手下計程車兵,五個人都還在。
他所在的排現在有二十五個人,只有六個人是原來的人。文森特與他的五個手下素不相識,他們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