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衣錦還鄉 (第2/2頁)
後天的前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聽著,昏昏欲睡地度過了一個早晨。
到了下午,魯道夫又被拉去開會了。這次會議的內容就要單純許多,主要是關於未來的戰爭計劃。會議一開始,皇儲就定下了反擊俄國,奪回失地的基調。
早晨還在振臂高呼的弗里德里希大公現在一言不發,老僧入定地坐著,可能他對皇儲的期望實在是沒有信心。
參謀長施特勞森堡大將在巨幅地圖上不斷比劃著,不過它的手,始終沒離開桑河防線。末了,他還對皇儲解釋著:“我們的軍隊遭受了慘重損失,現在已經無力發起進攻。我們從人員到武器,什麼都缺,實際上,我們只能組建一個集團軍的進攻力量。”參謀長的話,似乎撕破了一切偽裝,所有人都面色沉重,彷彿輸掉了這場戰爭。現實與理想的落差,讓每個人都不得不艱難地去面對。這些雄心勃勃的軍官,不惜發動內戰也要擦亮手中的劍,可他們的劍是脆弱的,甚至無法守住自己的家園。
魯道夫的心態卻是異常平靜,甚至帶著一份慶幸。如若沒有之前的準備,現在的他要麼在普熱梅希爾捱餓,要麼在喀爾巴阡的山谷受凍。至於桑河,督戰隊都沒有擋住潰退的軍隊。
因為總參謀長康拉德的缺席,會上的人立即分為了兩派,大多數人支援與俄國人決一死戰,大部分人仍保持著理智,期望積蓄力量,伺機反攻。有些人已經被恥辱和仇恨矇蔽了雙眼,瘋狂地叫囂著:“歷史上我們不可戰勝,我們必須保衛我們的城市不會落入俄國野蠻人的手裡,保衛我們的土地,或者死。”可惜這些人只有一腔熱血,根本拿不出關鍵的論據。魯道夫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康拉德負責東線的指揮,他一定會代表這些悲哀的人做出決定。其實這些情緒最激動的人是最脆弱的,他們就像輸光了的賭徒,抵押上性命也要換來渺茫的翻盤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