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沉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品錫深吸了一口氣,說:&ldo;所以把他關起來,用什麼東西洗滌他的靈魂?&rdo;
&ldo;什麼東西呢?&rdo;黎承睿按著太陽穴說,&ldo;你讓我想想,什麼東西能洗滌靈魂……&rdo;
他們同時對視一眼,異口同聲說:&ldo;聖水。&rdo;
黎承睿跳了起來,說:&ldo;馬上查一下曾傑中平時做禮拜的教堂在哪,快,我們趕過去,把那包圍起來!&rdo;
70、第70章
聖彼得青山堂在全港大大小小的教堂中絕對不起眼,因為它坐落偏遠,教堂建築也矮小簡陋,完全不能與香港島融合哥特與後現代建築風格的浸信會天主堂相提並論。但這間教堂卻是本港歷史最久的教堂之一,在十九世紀初期就由英國傳教士募捐興建。由於當時資金有限,教堂建得分外樸素,既沒有尖尖的塔尖,也沒有高聳的穹頂,內部裝飾中,除了聖壇聖像是彩塑之外,連塊彩色玻璃都找不到,更遑論精美的壁畫或雕花裝飾物了。
內戰後,有很長一段時間,聖彼得堂是許多從大陸湧入香港的難民心目中的聖地。因為那是天主教會分發救濟品的一個點,在那個時候,每天都有人排著長隊等著領回讓家人存活多一天的口糧、奶粉,也許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分到肉。做禮拜時,會有幾百個信眾一起唱讚美詩,牧師佈道時,四里八鄉的人會蜂擁而至,在那樣艱難的歲月裡,人們需要相信神真的會拯救世人,這樣才能有活到明天的期盼。
進入七十年代後,這裡就逐漸門庭冷落,周圍高樓大廈建起了,原本隱藏在村舍綠樹間的教堂驟然暴露在繁華的都市眼皮底下,它成為山坡上一處突兀的建築,無論從外形還是功能,都顯得與周圍格格不入。但出於歷史紀念意義,這裡卻一直被保留下來,神父也沒撤走,附近信眾做禮拜也還是會來此處,只是荒涼卻無可避免,爬山虎布滿整個外牆,庭院裡一角的落葉積成了堆,卻也彷彿被人遺忘了一般。
黎承睿在新界做了好幾年督察,可他也是第一次來到此處。但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搜查了曾傑中服務的教會教堂,他的父母在港時習慣去禱告的教堂,他參加信義會時有來往的教堂,卻都一無所獲。重案組一眾同事皆有些疲憊,就連他本人,心急之餘也不禁冒出,難道我推測錯了的念頭。
他知道自己關心則亂,可怎麼也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態,他的林翊還沒有找到,多耽誤一分,沒準就多一分危險。
找到這座聖彼得青山堂時,他已經抱著寧可殺錯不能放過的心理了。聖彼得青山堂跟曾傑中唯一的聯絡就是這是他受洗的地方,但自從曾傑中長大成人後,就再也沒有資料顯示他曾經回來過。下了車後,黎承睿望著山坡上這個孤零零的建築物,深吸了一口氣,他從來不信任何宗教,但在此時此刻,他卻由衷地在心底禱告。
神啊,讓我找到他,快點找到他。
他還記得林翊最後一次來醫院看他時的情景,男孩期期艾艾地蹭過來,提著一個保溫桶遞給他,卻突然羞澀起來,垂著頭就是不肯自己動手開啟。
黎承睿把他圈在懷裡,動手擰開了蓋子,發現裡面居然是燕窩粥。黎承睿驚奇地問:&ldo;翊仔,這是你做的嗎?你哪來的燕窩?&rdo;
林翊小小聲地說:&ldo;家裡有,媽咪把它藏在廚房上面的櫥櫃裡。&rdo;
黎承睿故意問他:&ldo;你沒跟你媽咪說吧?你偷出來給我燉的?&rdo;
林翊不好意思地低下頭,過了一會,卻輕輕地&ldo;嗯&rdo;了一聲。
黎承睿還記得自己心裡的感動和心疼,他知道林翊有多聽林太太的話,也知道林翊家的情況,像林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