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生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疑惑,“這篇銘文寫的確實好,尤其是開篇的那兩句更是神來之筆。不過,後邊這句‘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是什麼意思?”
“對對對!我也想問。”
“原來有這疑問的不止我一個啊,我還以為是我水平不夠呢。”
“有大神解釋一下不?”
評論區不少人都提出了這個疑惑,但說來說去也沒人能說清楚。
在藍星,先秦諸子與地球無異。但自秦皇之後,許多人物就不一樣了。這也是眾人迷糊的原因。
事實上,不光是網友們疑惑,就連古文協會的這些業內大佬,都是一頭霧水。
……
次日。
劉穎一大早就來了單位,不僅是她,她們古文協會負責徵文稽核都的人都來的特別早。
甚至,就連趙文正主席都早早地來了。
等大家來的差不多了之後,李文正主席直接大手一揮,“走,會議室開會!”
“我相信,《陋室銘》這篇文章大家肯定都看了,至於這篇文章寫的怎麼樣,咱們就不贅述了。”李文正說道。
這位古文協會的主席,六十多歲,頭髮花白,身形清瘦。臉上戴著一副老花鏡,穿著比較簡譜,放在人群裡壓根就看不出來是古文協會的主席。
昨晚在劉穎把這篇文章發到群裡之後,李文正簡直是激動的一晚上沒怎麼睡覺。
反反覆覆把這文章研究了七八遍,包括葉落寫的那個創作背景,李老爺子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去反覆琢磨的。
而這裡,讓他最為不能理解的,就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這句話。
“今天這個早會,咱們就也先不研究他的創作手法,咱們就說一件事。”
李文正讓秘書把列印好的資料發給大家,“這句‘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到底是什麼意思?”
事實上,他們這些人昨晚上幾乎都在琢磨這句話。
要說《陋室銘》中的句子,這句話絕對不算出彩。可偏偏就是這麼一句話,把他們這些大學者全給難住了。
劉穎率先發言,“南陽、西蜀大家應該不陌生,是地名。我感覺,透過前面行文和創作背景中顯示出來的資訊來看,這句話應該是作者、或者說是劉禹錫吧,應該是他在自我類比。用諸葛廬和子云亭類比自己的陋室,從而體現出他自己高潔傲岸的情趣。”
旁邊一位中年學者點了點頭,“我同意劉教授的看法,後邊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正是對前面的總結。”他繼續分析道:“諸葛和子云應該是兩位和劉禹錫有同樣遭遇的人物。”
這說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大家也都是這麼理解的。
不過,很快就又有學者提出了新的問題,“如果按照你這麼說,那這句話就是用典。可縱觀史書,哪有諸葛廬和子云亭的典故呢?”
其實,這也是大家疑惑的核心問題。
歷史上壓根沒有諸葛和子云這倆人!
作者為什麼要寫他倆呢?
他的用意是什麼呢?
這才是眾人最想搞明白的東西!
可討論了小半天,眾人也沒能研究出個四五到六來。
最後實在是沒辦法了,劉穎教授說道:“要不,我給我物件打個電話問問?”
對於葉落的資訊,大家早就知道了。
之所以一開始沒問,那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人家寫的文章這麼好,結果他們古文協會竟然研究不明白?這說出去多少有點掛不住臉。
但現在也沒辦法了,他們是真揣摩不出來這葉大主持人的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問問也行,你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