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微服私訪,改元,馮公 (第2/2頁)
愛吃手工麥餃的天陽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若有人進來。
一定會為眼前的場景嚇到——高高在上的天子眉飛色舞的講豆腐該怎麼做,一塊豆腐賣幾文錢,做豆腐的人家一年能吃幾次肉。
風采各異的臣子凝神細聽。
時而面露喜色,時而愁眉不展,小聲討論著什麼。
“大概就是這些了,朕還想再打聽點訊息出來,可惜那位老哥要回去吃飯了,他家裡殺了只雞,還買了兩斗酒等著呢。”
“朕想想也回來了。”
天子說完遺憾的灌了口酒,嘴巴下意識一禿嚕,心下暗叫糟糕。
這不是告訴臣下他玩的入神,把他們給忘了嘛?
好在無人注意,也或許是聽出來了但放陛下一碼,不進諫了。
有人舉杯恭賀天子盛世太平,也有人當即賦詩一首……人人臉上帶笑,俱是歡欣鼓舞,許玥身處其中也受感染。
天下太平四個字。
何其易,又何其難。
要老天爺給飯吃,又要明君賢臣缺一不可。
大周這一朝拿了個困難劇本,卻在在場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硬生生打出盛世的偉大成就,教人如何不生出成就感。
她亦是俗人,不能免俗。
宴中飲過幾杯酒,隨大流起身拱手敬了上首天子一杯,到了陛下要她做詩,搖頭說現在做不出什麼好詩來,只道:
“自天降康,豐年穰穰。”
“許卿借的這一句詩經之言,應情應景已然很好了。”天子笑著誇。
這次,卻沒人覺得陛下偏心。
再好的錦繡文章,華美詞句,都比不上這一句質樸合意,先秦之時詩經本就是宴會中貴族往來對話所用。
此句正和今日之景。
天子興之所至下詔,更改用了許久的“盛元”年號,改為:“康寧”,祝願大周百姓年年歲歲,祥和康寧。
無人阻止,眾人起身齊聲稱頌。
氣氛達到了最高點,一場中秋小宴,月餅、螃蟹這些應節的東西沒吃多少,掃倒是酒水一輪一輪的上。
簡侍讀大筆一揮,作序記下宴上自己眼中所見,真情實感令觀者動容,他自己也十分滿意:
“此為我最得意之作。”
可千古流傳也!
宴罷。
許玥難得有了幾分醉意。
到了自己的帳子,卻沒有洗漱睡下,而是在開啟窗在窗邊獨坐了一會兒。
微醺的醉意讓她好似飄在半空中,渺茫的思緒如絲般隨風飄蕩,忽然,她想到一件期待的事,嘴角彎起。
不知道馮公有沒有收到信?
…………
與此同時。
江南,馮宅。
千里迢迢送來的信終於到了。
鬚髮皆白的馮老爺子仔細看了兩遍,尤不能相信,又問一旁伺候的老僕:
“你也曉得,我這眼睛早就有些看不清楚了……信上是不是說玥哥兒要隨聖架一起回杭州了?”
“您沒看錯。”
老僕開心的回答:“許少爺就是要回來了,這信上不是說了,許少爺出發前兩日寄出來的信,這會兒說不定離杭州沒多遠路了。”
“老爺子應該想著,該怎麼招待許少爺才是。”
“好好好。”
連聲說了幾個好字,馮老爺子臉上多了幾分神采,又吩咐老僕去整掃屋子,選許玥當初喜歡的
還有四季衣裳、愛吃的東西……林林總總,什麼都想到了。
見他如此,老僕笑眯眯的答應,背過身去,眨了眨眼使勁把淚眨回去,心中祈願許玥能早一些,再早一些回來。
老爺子身子已經很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