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救壽春於詮死節,取長城伯約鏖兵 (第1/4頁)
ai重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七律詩詞對《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三國演義〉第 112 回解析》的解析:
(一)《解析〈三國演義〉第 112 回》
壽春鏖戰勢多舛,詮節忠貞義凜然。
易理深研三國事,風雲變幻幾重天。
姜維勇略長城戰,諸葛悲情命運煎。
卦象紛爭詮世態,千秋史冊載名篇。
(二)詮釋:
這首詩以壽春之戰和姜維伐魏為背景,體現了周易哲學的視角。透過“詮節忠貞”“易理深研”等表達,展現了對回目中人物命運和情節的思考與感慨。“卦象紛爭”則點明瞭周易哲學的融入,最後以“千秋史冊載名篇”強調了其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回目:《三國演義》第112回回目為“救壽春於詮死節,取長城伯約鏖兵”。
經典梗概:
壽春之戰:司馬昭與諸葛誕交戰,鍾會用計以糧草誘敵,使諸葛誕大敗。之後諸葛誕逃入壽春堅守,東吳孫綝性格殘暴,因將領朱異兵敗就將其斬殺。諸葛誕也臨陣斬殺文欽,文欽的兩個兒子文鴦、文虎投降司馬昭。一時間,諸葛誕、孫綝眾叛親離。吳將於詮領一軍從壽春南門入城助諸葛誕守城,最終人困馬乏,為亂軍所殺。司馬昭攻破壽春,將諸葛誕老小盡皆梟首,滅其三族。
姜維伐魏:此時蜀漢延熙二十年改為景耀元年,姜維聽說諸葛誕和東吳伐魏,趁機起兵攻打魏國的長城。長城鎮守將軍司馬望引兵離城二十里下寨迎戰。蜀將傅僉活捉魏將王真,魏將李鵬來救時被傅僉設計。姜維與鄧艾、鄧忠父子正面交鋒,鄧艾父子難以抵擋,鄧艾堅守不出等待援兵。後來姜維得知司馬昭領兵救援長城,覺得此次伐魏又將徒勞,只能退兵回漢中。
主要人物:
姜維: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智勇雙全,繼承諸葛亮的遺志,多次北伐曹魏。在本回中,他抓住戰機進攻長城,與鄧艾父子交戰,展現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
司馬昭:曹魏後期的權臣,掌控朝政,在壽春之戰中指揮魏軍擊敗諸葛誕,鞏固了自己的勢力。
諸葛誕:曹魏將領,在壽春起兵討伐司馬昭,後因兵敗被困壽春,最終城破被殺。
鄧艾:曹魏名將,在長城抵禦姜維的進攻,指揮有方,與姜維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於詮:東吳將領,具有忠義精神,在壽春之戰中為幫助諸葛誕守城,最終戰死。
鍾會:司馬昭的謀士,足智多謀,為司馬昭出謀劃策,在壽春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典情節:
姜維與鄧忠之戰:姜維首次和鄧艾之子鄧忠正面交鋒,兩人刀槍相交,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姜維起初以為鄧忠容易對付,但久戰不下便改變戰術,敗走用箭射鄧忠,卻被鄧忠躲過,鄧忠飛馬到面前用槍刺姜維,被姜維夾住槍,鄧忠舍槍而走。
於詮死節:壽春被圍,於詮願意領一軍從南門入城助諸葛誕守城,在與魏軍交戰中,他寧死不降,大呼“人生在世,得死於戰場者,幸耳!”最終力戰三十餘合,人困馬乏,被亂軍所殺。後人有詩讚曰:“司馬當年圍壽春,降兵無數拜車塵。東吳雖有英雄士,誰及於詮肯殺身!”
經典詩句:
“司馬當年圍壽春,降兵無數拜車塵。東吳雖有英雄士,誰及於詮肯殺身!”此詩讚揚了於詮的忠義和英勇,在眾多降兵之中,於詮的死節顯得格外可貴。
“忠臣矢志不偷生,諸葛公休帳下兵,《薤露》歌聲應未斷,遺蹤直欲繼田橫!”這是讚揚壽春城中與諸葛誕一同戰死、拒不投降計程車兵們的忠義,將他們與秦末的田橫相提並論。
中心思想:
這一回主要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複雜,以及忠義之士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