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淵考慮良久,終於說了一聲“也罷”。
這聲“也罷”,這一“權宜之策”,畢竟在大唐國史上留下莫大國恥,日後還得靠李靖將之洗雪。
當時李淵的次子李世民也在太原。
既已決定起事,李淵便召來李世民、劉文靜,以及門客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共商大策。
決定由劉文靜出使突厥,由李世民、長孫順德、劉弘基募兵。
李淵同時急遣密使前往河東,召長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來會。
出使、募兵等事,都不能讓王威、高君雅知道。
裴寂說道:“劉武周既反,馬邑郡丞李藥師便是失職。何不調虎離山,命王威、高君雅前去拘拿李藥師?”
劉文靜與李密是兒女親家,因著李密之故,他略知李藥師其人,對之極為欽慕,將之譽為“天下第一將才”。
李世民與劉文靜交好,風聞李藥師大名久矣。
如今李藥師率領官兵固守馬邑,與劉武周相抗衡,更讓李世民心儀,頓生恨不相識之憾。
如今聽裴寂說去“拘拿”李藥師,當下反對:“爹爹,李藥師乃是天下第一將才。如此人才,當以禮相待,怎可拘拿』?”
裴寂笑道:“二公子,李藥師既是天下第一將才,區區王威、高君雅二人,如何拘拿得來?咱們這調虎離山』之內,還有個借刀殺人』的計中之計,讓那李藥師對付他二人。就算李藥師不殺,他二人回來之後,也難免辦事不力之罪。”
李世民聞言,只好不說話了。
李藥師既是公認的天下第一將才,他在太原怎會沒有眼線?當年他與出塵立馬山巔,遙望太原,便曾將這一帶地形論為“居天下之肩脊”、“四塞之國”、“乃是河東的根本”。
其後在徐洪客的雲堂淨室之中,參研與虯鬚龍子對弈的殘棋,那碇“一子定中原”的中押,指的也正是太原。
因此李藥師早已遣人,在太原西南龍山上的童子寺裡,佈置了一窠綠竹。
《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周代衛國的轄地,領有今日河南北部與河北南部一帶,南宋朱熹《毛詩集傳將這帶地形論為“地濱大河……其地平下”。
李藥師曾在衛州汲縣數年,深知低平潮溼之地,最適合綠竹生長。
然而太原卻是既高且幹,綠竹難以存活。
當時放眼太原,除童子寺之外,再沒有一窠綠竹。
李藥師由東都前往馬邑赴任,途中經過太原。
見到童子寺這窠綠竹,大為讚賞,當下便命寺中主事僧人,“每日報竹平安”。
無論怎樣珍稀難得的植栽,哪有必須“每日”通報平安之理?李淵雖然明知這是寺僧與李藥師之間傳遞訊息,但苦於沒有證據。
如果輕易出手,豈不顯得心虛?於是便也並未制止,只能監視。
且說王威、高君雅奉命,前來馬邑拘拿李藥師,李藥師當然早已知情。
王、高本以為李藥師必會拒捕,準備兵戎相向。
豈料李藥師卻以禮相迎,將他二人延入郡衙。
三言兩語之間,裴寂那計中之計便被揭穿。
王、高二人得知中計,大為憤怒;又得知李淵準備起事,更是震驚,匆匆便欲趕回太原。
李藥師卻閒閒問道:“殊不知二位回到太原,意欲將那唐國公如何?”
王、高二人雙雙一怔。
李藥師笑道:“如今太原必已有備,二位不將在下拘拿,如何回報,還請預作打算。”
他二人趕緊請教。
李藥師恝然笑道:“並非在下託大,這馬邑若是少了我李藥師,不知尚能撐到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