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的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董卓想要殺袁紹,李儒上前制止:“事情還沒有定下來,不可以枉自殺害。”袁紹心灰意冷,帶著寶劍,:“告辭”辭別百官後,把虎符掛在東門上,去冀州城了。董卓跟太傅袁隗說:“你侄兒一點禮貌都不懂,我姑且看在你的面子上,放他一馬!我說的廢儲立幼的事情你看怎麼樣?”袁隗說:“太尉說的是。”董卓一聽他這麼說又覺得自己厲害了:“有敢不從阻礙此事的人,用軍法處置!”下面的一群貪生怕死的人都覺得震驚恐怖,都說:“皆聽董總安排”宴會結束,董卓問侍中郎周毖校尉伍瓊說:“袁紹這次走了,會怎麼樣?”周毖說:“袁紹忿忿不平,如果受夠的很急切,情勢一定會突變。而且袁氏家族恩澤四代,門徒故友官吏遍佈天下,如果以收攬豪傑而聚集他的徒眾,英雄因為此事而為之憤起,山東就不是公子能夠擁有的了!不如免去他的冒犯無禮,給他一個市長噹噹,袁紹會很高興沒有的罪責,一定沒有禍患”且不說袁紹的官就不是他給的,這一下變成他是老大,東西都是他賜給的,人家連個官都不願意做了,還願意卑躬屈膝他門下嗎?伍瓊說::袁紹有謀事智慧沒有決斷之智,不需要考慮他,如果實在不行給他一個市長當,來收攬他的民心。”董卓照辦,第二天就派人讓袁紹當渤海太守。
九月初一,董卓申請小皇帝臨朝,文武百官都去。董卓手持佩劍,對一群人說,:“天子有暗疾,不能夠執掌天下,現在有計策文章一篇,應該在這裡宣讀給大家聽。”於是就讓李儒讀:“孝靈皇帝,很晚的迴天離我們而去,皇帝繼承大統,四海都在觀望。而且皇帝天生不莊重,舉止輕浮,威儀不夠,在這喪屍的時候輕慢懈怠,他無能的德行已經彰顯出來,不能夠擔當皇位。皇太后做事不溫柔,沒有母德,管理國家荒蕪昏亂。永樂太后突然暴斃而亡,群眾都議論紛紛。人倫的道義,天地之間的法紀,哪一點做到位了?陳留王劉協,聖潔的德行非常偉大,規規矩矩令人肅然起敬,在危難之時哀痛之時,言論沒有不正義的,美好的聲譽,天下皆知,應該繼承鴻大的偉業,統一萬事。所以廢皇帝為弘農王,還請皇太后給與政權,讓陳留王當皇帝,順應天命,遵從眾人,來告慰逝者生前的願望。”李儒宣畢,卓大聲呵斥左右:“快扶皇帝下來,把玉璽綬帶留下,在北面長跪著,稱作臣子,聽其號命。”又讓太后服從等候赦免。小皇帝和皇后又抱著哭,皇帝和皇后哭哭啼啼成何體統,一副小家子氣,群臣也沒有一個不痛哭疾首的!
門前臺階下有一個大臣,血紅的的雙眼充斥著眸子,高聲憤怒的吼著:“竊賊逆臣董卓,居然敢做欺騙天子的陰謀,我們拋頭顱灑人血也要抵抗到底!”拿著手中的象簡,直接甩向了董卓身上。董卓你看你還來勁了還,呦呵敢跟我能?很生氣,讓武士捉住拿下:“這個尚書丁管,拉出去斬了”
丁管“你個奸佞臣賊,你不會有好下場的,”喀一刀斃了,劉協皇帝和皇太后本來就是喜歡他就想立他為皇帝的,這叫狂亂扶正吧!更何況弟弟更加的腹黑聰明!
還有詩說董卓心懷廢立有所圖謀,漢家的宗室成了亂葬崗,滿朝文武都是酒囊飯袋,只有丁管是男子漢大丈夫!
董卓:“拜請陳留王封上寶殿,”群臣拜謁完畢,董卓:“來人,把何太后,弘農王,還有皇妃唐氏遷入永安宮居住”又封鎖住了宮門,群臣都不得擅自進入。可憐小皇帝四月份才登基,屁股還沒坐熱乎呢,沒五個月就被廢了,董卓所立的德陳留王劉協,字伯和,漢靈帝的二兒子,就是後來的漢獻帝,當時才九歲,九歲就有如此心智,十常侍輔佐的很好嘛!改國號初平,董卓為丞相,人人都稱讚他的名頭,上朝也不著急的行走,好像是立了大功都得遷就他,上朝也是帶著佩劍,作威作福一時無人能比!
李儒勸董卓用自己的名頭,來招攬人才,所以才舉薦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