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輕領導比起來,閻錫山要老成點,閻錫山1883年10月出生於一個山西小地主家庭,從小就在家庭開設的錢莊裡面混,放債和算賬才是他從小耳濡目染的技能,算是主業,這也就解釋了他後來為啥幹什麼事情都要精打細算的原因,沒辦法,從小就是幹這個的。
在他18歲的時候,閻錫山和他老爹在一次投機中失敗,欠下了一屁股債,無奈只能跑路,眼看做生意沒出頭之日了,閻錫山決定從軍,考上了山西武備學堂,就是山西地方辦的軍校,由於成績優異,1903年被清政府保送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日本是什麼地方?那是同盟會活動的地方啊,大清派到日本留學的高材生,被革命黨滲透的跟個篩子似的,閻錫山也不例外,在這裡見到了孫中山,接受了革命思想的薰陶,樹立了推翻清廷的理想,大清朝廷用自己的經費又給自己培養了一個掘墓人。
辛亥革命爆發,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此時身為大清新軍標統(團長)的閻錫山抓住機會,趁著山西空虛之際,和同盟會其他成員發動起義,幹掉了山西巡撫陸鍾琦一家,後來矮大緊高曉松說,他外婆就是陸鍾琦家的,在被滅門的時間,剛剛出生,還是一個小嬰兒,由於太小,所以逃過一劫,從這層關係上看,高曉松和閻錫山有不共戴天之仇,不過由於辛亥革命是正義的,高曉松表示在大義面前,這點家仇就不計較了。
,!
高曉松還說過,他媽和大將粟裕的兒子是同桌,由於這層關係,高曉松到粟裕家裡去過,見過大家心目中的戰神,實在令人羨慕,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話題再轉回來,山西巡撫被滅門一事的確是真的,而且和閻錫山脫不了干係,這裡倒不是說誰對誰錯,只是從這件事情上看,閻錫山的確不是什麼心慈手軟的人。
當然,清廷雖然疲弱,但也不是吃素的,迅速派遣軍隊鎮壓閻錫山的起義,不過都被閻錫山擊退,反而對大清造成重大威脅,袁世凱對閻錫山極其不滿,在南北議和開始以後,準備派兵幹掉這個該死的鄉巴佬,危急關頭,閻錫山拿出山西商人的精明,一面請求南方孫中山給予支援,一面向袁世凱示好,表示同意袁世凱建都北京的方案,袁世凱從這一點看出,閻錫山這個鄉巴佬和南方那群革命黨不同,沒有什麼堅定的主義,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只要給他好處,他就會跟著你走,於是任命閻錫山為山西都督,從此,閻錫山開始主政山西,將山西經營的滴水不漏,連後來的老蔣也是毫無辦法。
在北伐戰爭中,閻錫山更是佔領了河南和河北的部分地盤,實力得到相當大的擴充,北伐結束後,蔣介石想從山西地主老財手裡拿走好處,顯然不大可能。
再說馮玉祥,馮玉祥出生於1882年11月,家庭環境非常一般,為了改善家境,馮玉祥很小就投身軍營,後來憑藉機靈攀上了北洋六鎮協統(旅長)陸建章的高枝,成為陸的侄女婿,在孃家人的照顧下,在部隊中的到提拔,1910年的時候,已經成為北洋軍的管帶(營長)。
:()14年抗戰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