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飛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起那張愁苦的皺巴巴的臉,茵茵一陣反胃。
&ldo;南落村知道的人很多,都說你有眼光,聽說,小紅現在都是夫人了?&rdo;
&ldo;嗯,福生考了進士,皇上就封了她夫人。福生現在也是四品了,在江南做官。鴨蛋日子挺好的。&rdo;
&ldo;瞧瞧,都是你帶掣的她。&rdo;
&ldo;燕玲姐,碼頭的陳家客棧,就是你女婿在管著?&rdo;
&ldo;嗯,明輝那娃當年可是窮的連身周全衣服都穿不上的。跟了蔓兒她爹學編竹器。哎呀,那手巧的,學什麼像什麼,自己琢磨琢磨,還編出好多花樣來,那年的竹器店,都多收了幾兩銀子。&rdo;
那他怎麼會改行呢?茵茵奇怪。
&ldo;蔓兒十四歲那年冬天,冷得邪乎,我病了,碼頭的客棧剛開起來,一時沒人主事,晚上我在家教了,他白天過去照應,剛開始也磕磕絆絆,畢竟才十七歲啊,後來,慢慢順了,比我管的還好,蔓兒一直跟著我的,當時還在那裡。我好了之後,覺得蔓兒大了,女孩子拋頭露面不好,讓她回家,她還不肯。多好的人家來求親,她死活不應,我明白孩子的心思,也覺得明輝這孩子好,可惜明輝覺得自己家窮,不敢提親,這事兒還差點耽誤了呢。&rdo;趙燕玲笑了一下,&ldo;小兩口好的蜜裡調油,這都成親七年了,孩子都有了兩個,也沒給蔓兒大聲說過話,我也就不求他們大富大貴,只求心裡舒暢。&rdo;
&ldo;你想得對,這人啊,活著就是經歷,好不好全在自己感覺,什麼財富地位,不及心裡舒暢。&rdo;
&ldo;嗯,我把蔓兒嫁給明輝,是嫁對了。&rdo;
茵茵沒說,陳奎秀有意培養這個張明輝。
轉眼秋收就完了,這時收割很慢,百姓也都是把玉米穗子編成辮子,掛在家裡晾曬著,穀子則貼地皮割下來,曬乾積成垛,等冬天閒了才割下穗子碾打,騰出時間,趕緊犁了地,若有合適的墒情,就趕緊種下麥子。儘管莊稼人都累到了極致,這一灘忙下來,仲秋都完了。
學校的地基已經打好了,磚瓦木料也準備齊全,匠人小工都進了工地,人很多,工程卻很慢。這時候的人,還是很少能蓋起青磚到頂的房子,大多地基用磚,上面用土坯,匠人沒有機會練習,砌磚的速度極慢,一本正經拉了垂線,每砌一磚都要左看右比的,唯恐不齊整。校舍建不起來,茵茵到不著急,反正先把前面的客棧騰出來就是。但沒有孩子來讀書,讓她非常意外。
農村人,即使說免費讀書,好些還是不肯送孩子過來,女孩子肯定不讓,男孩子,到了七八歲,都要幫了大人放豬拾糞撿柴禾照看弟妹,能頂上一個人用的。
只來了三十個孩子,茵茵小小有點沮喪。陳奎秀安慰她:&ldo;慢慢就會好,孩子讀書識字,說話做事就和人不一樣,這些孩子回家,那些就會眼紅,說不定帶一帶,人就多了。&rdo;
客棧騰出一個院兒,讓來的孩子先住了進去,茵茵讓人做了長衫,給孩子們換上,一個個洗的乾乾淨淨,穿著青色長衫,搖頭晃腦跟著鎮上一個老秀才念:&ldo;人之初,性本善&rdo;,同時學習和人應對的禮儀,三個月下來,原來在村頭瘋淘的泥猴兒,一個個都規矩起來。
校舍在上凍之前,就全部建好了,茵茵嫌天氣太冷,屋子濕氣重,就讓孩子在客棧過得冬。
以前說好的,每過六七天,孩子要到地裡幹農活,冬天無非是割穀穗,到棉花地裡撿拾遺落的棉花瓣,這些活計不費什麼力氣,很適合小孩子。到了那一天,他們都換了從家裡穿來的短衣,跟著陳三大的人去莊園。
轉眼就是臘月裡,在小年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