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經濟危機降臨 (第3/3頁)
小墨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長江,一旦達到這種目的,失去資源、財富和中部腹地的中國政府,還有啥抵抗的資本?必然投降無疑。
按照這一想法,在上海爆發了第二次淞滬抗戰,雙方都投入了吃奶的勁,尤其是中國方面,所有地方實力派都沒有藏著掖著,將各自最精銳的部隊都投入戰場,淞滬戰場變成了絞肉機。
但已經工業化的日本,可以大量組織生產廉價武器,中國軍隊幾乎所有武器都需要外購,各路軍隊更像是一次性的,消耗光就沒了,再勇猛計程車兵,也彌補不了國力的差距,淞滬抗戰失敗。
接著日軍繼續追擊,攻佔南京,發生了南京大屠殺。
如果日軍攻佔南京後,繼續出兵攻佔湖南,繼而攻佔武漢,那中國抗戰的局面,將比現在看到的還要困難100倍都不止,因為當時中國僅存的一點家底都集中在武漢,尤其是當時中國軍隊節節敗退,組織武漢防禦時間上來不及了。
這個時候,日本人的死腦筋特性體現出來了,堅定執行既定戰略,要享受會師武漢的喜悅,於是南京的日軍基本停止軍事行動,看北方日軍的表演。
北方日軍是這樣考慮的,先佔領徐州,徐州是南北交通要道嘛,佔領徐州以後,南北日軍再一起向武漢進攻,佔領中國腹地,如果中國失去武漢最後這點工業的話,從軍事意義上講,這個仗是沒有必要再進行下去了的,不可能讓中國士兵拿棍子和日軍去打嘛,漢陽兵工廠就在武漢。
基於這個目的,日軍在1938年1月開始發動徐州戰役,西北軍拼死抵抗,甚至和中央軍還來了次密切配合,取得臺兒莊大捷這樣的勝利,但是這樣的勝利只是曇花一現,1938年5月份,徐州戰役結束。
緊接著就是武漢會戰開始,日本人南北合擊進攻武漢,國軍拼死抵抗,殘酷的戰鬥從1938年6月份一直打到10月份,為武漢的物資轉移到西南和重慶贏得了時間。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大會戰,在這場戰役中,日本人使盡了吃奶的力氣,雖然攻佔了武漢,卻損失了二十多萬人,元氣大傷,也讓日本人明白了一個事實,三個月滅亡中國,只能想想,做到是不可能的了,抗戰從此進入相持階段。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戰爭是內政的延續,日本人玩命攻打中國,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物資,抽中國人的血去養活日本人,戰爭時期什麼物資最重要呢?肯定是石油、橡膠和鐵礦石了,日本人覺得中國地大物博,石油和鐵礦肯定都少不了,以大日本帝國的技術,肯定能大量發現,滿足戰爭需要,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要知道,中國直到現在,石油和鐵礦大部分都依賴進口,可以說的確是一個貧油和貧鐵的國家,橡膠都在東南亞,中國也沒有。
從投資學的角度來說,日本人打中國是一項完全失敗的投資,因為日本人沒能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所急需的戰略物資,在中國全部都沒能得到解決,反而因為中國實在太大,需要分兵佔領,很難把部隊集中起來,失去大兵團作戰的優勢。
日本所謂的佔領中國,那只是佔領城市,出了城就不好使了,所以抗戰這幾年,八路就在村裡野蠻生長,到百團大戰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暴露出實力了,讓老蔣和日本人都嚇了一跳。
在1938年底,日本共有34個師團,其中32個師團都佈置在中國,這些師團每天都要消耗天量的作戰物資,在中國又基本找不到這些物資,日本人全面攻打中國,本來是想大撈一筆,但現在眼瞅著要虧本,怎麼辦?
就和賭徒一樣,輸紅眼的時候,最:()14年抗戰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