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謝謝陳老伯,我會謹尊您的教誨。&rdo;方右山當然不想破壞那些墓穴,他只想借著那個黑影啟發他的靈感,身臨其境地感受驚險和恐怖,這樣他的小說才有震撼力。
&ldo;那好,現在離午飯還有些時間,我帶你們到西面那片墳地走走,看看那個黑影出沒的洞口,以後如果你有膽量,可以常來這裡住住,也嘗嘗月黑之夜走在有黑影(或者叫幽靈)出沒的荒山野嶺的滋味。&rdo;陳老伯的話正中方右山的下懷,他那個大膽的想法無非就是對那個黑影進行跟蹤、觀察,看看&ldo;幽靈&rdo;究竟是怎樣在黑夜裡活動的。他抑制住緊張和激動的心情,感激的目光從眼中飄出,與陳老伯會意的目光在半空碰撞。
第六章 墓洞
更新時間2009-5-16 11:58:27 字數:2506
三個人出得院門,向西走去。
初夏的陽光已高掛東南,這裡是山丘的斜坡,看不見周邊遠處的景象,只有一處處突兀光滑的岩石和一些小草小樹,漫不經心的在那裡隨風搖曳,向大自然展示它們旺盛的生命力,同時也述說著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艱難。這種景象讓方右山想到了鞍山著名風景區千山的一處奇景,在夕頃石階上行至無量觀正門西側的絕壁上,生長著一個有近四百年歷史的小松樹,它高不愈三尺,粗不盈三寸,在絕壁山石的夾縫之中迎風傲雪,頑強地屹立在那裡。清代詩人蓬萊子曾題詩讚曰:&ldo;莫把巖松號可憐,空山涵養已多年,頻看喬木摧斤斧,是彼真誠地上仙。&rdo;這是對頑強的一種讚美,也是對堅持的一種褒楊,他是精神和毅力的寫照,也是生物靈氣的擴充套件和延伸。
這片山地的土層分佈不均,很多都嵌在石頭的坑窪中,蜂窩狀的石頭特別多,像是經過數千年的風蝕所致,然後又經多年沙土埋沒。土層上覆蓋著荒草,下面全是蜂窩狀的岩石和黃土的混雜,可能是黃土和岩石阻止了樹木根系的伸展,所以不適合高大的樹木生長,只適應低矮的植物和喬木灌木之類,但也是生長在低窪處和石縫之間。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在小廟的周圍卻有著厚厚的土層,還有一些高大的樹木,與周圍相比,那裡稱得上&ldo;綠洲&rdo;,也許有神明護佑。以前方右山來的時候,沒有留心那些樹木,因為他關心的是鬼魂之事,而不是這些自然界的演化和變遷的緣由。現在他改變了觀點,既然靈感因北山而起,那麼故事就要圍繞北山展開。在描寫鬼魂的時候,也鋪展一下北山歷史的足跡,也許人們在欣賞奇幻的同時也能從中悟出人與自然的關係。
腳下沒有路,因為除了陳老伯偶爾走過,很少有其他人從這裡走過,陳老伯所說的龍膽已經被挖掘殆盡,即便有也算是寥若星辰了。
方右山本來想先聽聽後山的歷史,卻不曾想被一個黑影打斷,他又被陳老伯的經歷吸引,已經無心馬上知道這片山石以及小廟的歷史,他只想先切入主脈,以墳墓中的黑洞作為小說的序幕。看來關於這裡的過去只能留著以後慢慢解讀了。
叢蘭是因為最近半年來常常出現的夢境,讓她對北山有了一些牽掛,也許這是某種暗示,但是她又說不清楚。她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在最後面,她希望見到那個陳老伯描述的黑影,她又怕見到他(或它),這種複雜的心情也表現在臉上,只是她走在最後,沒人看見。
他們穿梭於凸起的石頭中間,很快走到坡頂,陳老伯指指對面的一個山丘說:&ldo;爬過那處山丘再向下一半的地方就是那片墓地,現在你們看見了,這片石山從遠處看,沒有什麼稀奇,只有置身其間才覺得很複雜,這高高低低的石頭中間的空地,要是藏些東西,是很難發現的。&rdo;
方右山仔細看著身邊凸起的石頭,竟然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