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04】反擊開始了

李顯夫婦波詭雲譎的前半生,讓他們極為相信命數。因此,對精通命理術數的人很看重。算命先生鄭普思、葉靜能皆因此受到李顯重用,分別從布衣身份做了秘書監和國子祭酒。

宰相桓彥範、崔玄暐反覆勸阻,甚至搬出貞觀年間擔任這兩個職務的都是魏徵、虞世南、顏師古、孔穎達這樣的名臣來說教,李顯只淡淡回了句:“我已下令,不能再改。”

四月二十五日,李顯在繼位近半年後正式組閣,成立了由兵部尚書魏元忠、吏部尚書韋安石、右散騎常侍李懷遠、輔國大將軍唐休璟、檢校益府長史崔玄暐、檢校楊府長史楊再思、刑部尚書祝欽明七人組成的領導班子。

這七人裡,除李懷遠、祝欽明外,其他都是武則天執政時的老班底。至於五大政變功臣,只有崔玄暐還在列。

五月份,李顯頒旨,為張柬之、武攸暨、武三思、鄭普思等十六人賜免死鐵券,承諾除謀逆大罪外,可赦免他們十次死罪。

耐人尋味的是,把張柬之這些政變功臣,與他們的政敵武三思等人放到一處獎勵,這是架秧子還是和稀泥?恐怕只有李顯清楚!

果然,張柬之、敬暉他們坐不住了,聯合百餘官員集體請願,去除諸武王爵!李顯不準!

敬暉著急之下使出昏招,派親信崔湜到武三思身邊做臥底,刺探武三思動靜。

崔湜敏銳察覺到皇上更親近武三思,當即反水投靠武三思,把敬暉等人的圖謀和盤托出,被武三思推薦為中書舍人。

還有殿中侍御史鄭愔,因諂諛張易之被貶為宣州司士參軍。在那裡仍不老實又犯下貪汙罪,逃回東都藏匿。像這樣的投機分子,自然嗅出了朝中的風向轉變。他私下拜謁武三思,勸武三思儘早除掉張柬之五人,同樣被武三思引薦為中書舍人,與崔湜一起做了武三思的智囊。

有了崔湜與鄭愔的出謀劃策,武三思開始反擊。

他在韋后面前竭力詆譭敬暉等人倚仗功勞、專擅權力,將來會對社稷不利。韋后又吹枕頭風給李顯,李顯本就最聽她的,加之又有母親那番話做對照,隨即對“五大功臣”動了心思。

武三思提議李顯加封五人為王,然後藉機免除他們職務。這樣對外不失尊寵功臣之名,對內則可名正言順的收回他們手中權力。李顯深以為然!

五月十六日,詔令敬暉為平陽王、桓彥範為扶陽王、張柬之為漢陽王、袁恕己為南陽王、崔玄暐為博陵王,免去現有職務,賞賜金帛鞍馬,每月只在初一、十五兩天上朝。不久,又把唯一還在宰相序列中的崔玄暐外調為梁州刺史。

沒了五人掣肘,朝中大權盡歸武三思所有!

桓彥範的大兄哥趙履溫,原為易州刺史,透過桓彥範的關係升任司農少卿,解決了長安戶口。為了表示感激,他送給有權有勢的妹夫兩個漂亮婢女。桓彥範一失勢,趙履溫立即的把她們要了回去。

由此可見,桓彥範他們動輒天下蒼生、江山社稷,實際上做的也無非是些雞零狗碎之事!

李顯欣賞宋璟的正直,讓他出任黃門侍郎(相當於皇帝辦公室主任),替自己處理政務。武三思曾為私事請託於他,被宋璟當場嚴辭拒絕,張揚跋扈的武三思卻連一聲都沒敢吭。

真正的君子,必然是毫無私心的。唯其無私,才會讓他人、甚至對手都予以尊重!當你自我感覺良好,卻總不被領導和身邊人待見,不妨回頭想想,是不是存有私心雜念!

七月份,張柬之請求回襄州養老,李顯痛快批准!

十一月十三日,女皇武則天病逝!

李顯守喪,令魏元忠暫攝政務。

魏元忠曾飽受磨難,卻始終堅貞不屈,在朝中名望極高,武三思對他尤為忌憚。為討好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